腰肌劳损可导致腰部疼痛(慢性、间歇性隐痛或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缓解但易反复发作,部位主要在腰部一侧或两侧,以腰骶部常见,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不良生活方式等人群易发病)、腰部活动受限(弯腰、扭转等动作不灵活,不同人群受限程度有别,特定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更易出现)、腰部肌肉紧张或痉挛(触摸腰部肌肉发硬、紧绷,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特定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易引发),还伴随腰部压痛(压痛部位集中在相关肌肉区域,不同人群察觉有差异,特定人群压痛更明显)且劳累后症状加重(劳累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休息难完全恢复,不同人群表现因自身情况而异)。
疼痛部位:疼痛主要位于腰部的一侧或两侧,以腰骶部最为常见。疼痛区域相对较广泛,可涉及整个腰部肌肉所在的部位,但一般不会放射到下肢(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引起的放射性疼痛不同)。不同年龄的人群,腰肌劳损的疼痛部位表现相似,但儿童由于腰肌相对较弱,可能在过度活动后更易出现腰部局部的隐痛不适;老年人则可能因腰部肌肉退变等因素,疼痛可能更集中在腰骶部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性别方面,男女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从事相同强度劳动的人群中,可能因个体腰部肌肉发达程度等不同而有疼痛程度的差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伏案工作、久站、久坐、频繁弯腰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腰部肌肉长期处于异常受力状态,更易出现腰部相应部位的疼痛。有腰部外伤史、腰椎先天发育异常等病史的人群,发生腰肌劳损的风险较高,疼痛表现可能也会因基础病史而有所不同。
腰部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改变:患者腰部的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表现为弯腰、扭转等动作不灵活。例如,弯腰拾取物品时可能感觉困难,腰部扭转时会有明显的不适感。儿童由于腰部肌肉力量较弱,腰肌劳损时腰部活动受限可能相对较轻,但也会影响其正常的活动,如玩耍时的弯腰、转身等动作;老年人由于本身腰部活动度就有所下降,加上腰肌劳损,腰部活动受限会更明显,可能连日常的穿衣、洗漱等简单动作都受到影响。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生理变化,若发生腰肌劳损,腰部活动受限可能因身体负担等因素而更突出。生活方式中经常进行剧烈运动或长期保持不良姿势的人群,腰部活动受限出现的概率更高。有腰部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腰肌劳损后腰部活动受限可能会因为手术对腰部结构的影响而加重。
腰部肌肉紧张或痉挛
肌肉状态:腰部肌肉可出现紧张、痉挛的情况,用手触摸腰部肌肉时能感觉到肌肉发硬、紧绷。这是因为腰肌劳损导致肌肉长期处于异常的力学环境中,机体为了保护腰部而出现的肌肉保护性反应。儿童发生腰肌劳损时,腰部肌肉痉挛可能相对不太容易被察觉,但通过仔细观察其腰部姿势等可以发现异常;老年人由于肌肉本身的弹性和收缩功能下降,肌肉紧张或痉挛时可能疼痛更为明显。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女性在月经期间等特殊生理时期,若发生腰肌劳损,肌肉紧张或痉挛可能会因激素变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运动、突然增加腰部活动量等情况,容易引发腰部肌肉紧张或痉挛。有腰部受寒史等病史的人群,腰部肌肉更容易出现紧张或痉挛的现象。
伴随症状
腰部压痛:在腰部的肌肉附着点等部位可出现明显的压痛,用手指按压时患者会感到疼痛。不同患者的压痛部位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集中在腰肌劳损相关的肌肉区域。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压痛的察觉可能需要更细致的检查;老年人可能因感觉减退等因素,压痛的明显程度可能与实际病情有一定差异,但仍可通过专业检查发现。性别无明显影响,生活方式中经常腰部受伤的人群压痛可能更明显,有腰部既往炎症病史等的人群也可能出现更显著的压痛情况。
劳累后症状加重:当患者进行长时间站立、行走、弯腰劳作等劳累活动后,腰部的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会明显加重,而经过休息后症状会有所减轻,但很难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例如,从事建筑工人职业的人群,由于长期劳累,腰肌劳损后在工作劳累后腰部症状会显著加重;办公室职员长期久坐后,也会出现腰部劳累后症状加重的情况。儿童若有过度玩耍等劳累情况,也会出现腰肌劳损相关症状加重;老年人在日常活动量增加时,如快走、爬楼梯等,也会使腰肌劳损的症状加重。性别上无差异,生活方式中劳累程度不同的人群表现不同,有腰部基础疾病的人群劳累后症状加重更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