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检测包括空腹、餐后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8-12周平均血糖水平,葡萄糖耐量试验用于评估糖代谢情况,还有尿糖、胰岛功能等相关检查。空腹血糖正常3.9-6.1mmol/L等,餐后2小时正常<7.8mmol/L等,糖化血红蛋白正常4%-6%,OGTT有特定操作及正常、糖尿病标准,尿糖可作初步筛查,胰岛功能检查助分1、2型糖尿病及定治疗方案。
1.空腹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测的血糖值,能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范围一般为3.9-6.1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且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可考虑糖尿病。
对于儿童,若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也需检测空腹血糖。儿童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与成人相近,但不同年龄段可能略有差异,一般新生儿空腹血糖2.2-4.4mmol/L,婴儿和儿童3.3-5.5mmol/L。
2.餐后血糖检测:
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是进餐后2小时测量的血糖值,反映的是葡萄糖负荷后机体的耐受情况。检测时应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正常范围应小于7.8mmol/L。若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加上有糖尿病症状,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孕妇在孕期需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空腹血糖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血糖。孕妇空腹血糖正常范围3.1-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应≤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应≤8.5mmol/L,若其中任何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值,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葡萄糖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参考值一般为4%-6%。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提示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不良,HbA1c≥6.5%也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妊娠等特殊人群,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样重要。例如,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来评估孕期血糖总体控制情况,一般目标是将HbA1c控制在6.0%以下,但要避免低血糖发生。
葡萄糖耐量试验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试验前3天正常饮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少于150g,试验前禁食8-10小时。然后口服75g无水葡萄糖(儿童按1.75g/kg计算,最多不超过75g),溶于250-300ml水中,5-10分钟内饮完。分别于空腹时及饮葡萄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采血测定血糖。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略有升高,于30-60分钟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1.1mmol/L,2小时不超过7.8mmol/L,3小时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对于老年人,进行OGTT时要考虑其胃肠功能可能减退,服用葡萄糖水速度可适当调整,同时要注意避免在试验前过度劳累、感染等影响血糖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糖耐量异常,出现假阳性结果。
其他相关检查
1.尿糖检测: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可能。因为肾糖阈降低时,即使血糖正常,尿糖也可阳性,如妊娠妇女;而肾糖阈升高时,血糖升高,尿糖仍可阴性,如老年人及肾小球硬化症患者。不过尿糖检测方便快捷,可作为糖尿病初步筛查的方法之一。
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尿糖检测也有一定意义,但要结合血糖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因为儿童肾糖阈相对不稳定,可能影响尿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胰岛功能检查:
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是口服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各个时间点的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正常情况下,空腹胰岛素值为5-20mU/L,服糖后30-60分钟上升至高峰,可为空腹的5-10倍,3-4小时恢复到空腹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表现为胰岛素分泌迟缓,高峰延迟,一般在餐后1-2小时出现高峰,且峰值低于正常;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空腹胰岛素水平低,服糖后无明显升高。
C肽释放试验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类似,C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能更准确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正常空腹C肽值为0.8-3.0nmol/L,服糖后升高,30-60分钟达高峰,为空腹的5-6倍,3-4小时恢复到空腹水平。通过胰岛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例如,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可通过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