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正确姿势、适度运动锻炼、控制体重、避免腰部受伤、定期体检有助于腰部健康,要注意保持正确坐姿、站姿、睡姿,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搬运重物用正确方式并注意腰部防护,定期做腰部相关体检。
一、保持正确姿势
1.坐姿:坐着时应保持腰部挺直,臀部充分接触椅面,使膝关节略高于髋关节,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对于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群,建议使用有腰部支撑的座椅,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腰部,一般每隔30-60分钟起身走动5-10分钟,活动腰部和颈部,缓解久坐带来的腰部压力。例如,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群,可设置闹钟提醒自己定时起身活动。
2.站姿:站立时要收腹挺胸,双肩后展,重心均匀分布于双脚。长时间站立的人群,可适当轮换双脚的支撑重心,减轻腰部一侧的持续受力。比如,教师在讲课时可偶尔将一只脚放在矮凳上,交替进行,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
3.睡姿:睡眠时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一般选择中等硬度的床垫较为适宜。枕头的高度也应适中,仰卧时枕头高度约为一拳高(约8-10厘米),侧卧时枕头高度应与肩宽一致,使颈椎、胸椎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维持腰椎的生理前凸。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睡眠时可在腰部下方垫一个薄枕,以保持腰椎的正常曲度。
二、适度运动锻炼
1.腰部肌肉锻炼:常见的有小飞燕动作,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每次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3-5组。还有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3秒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每次10-15个,每天2-3组。这些运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对于老年人,运动强度应适当降低,例如小飞燕动作可改为每次抬起时间缩短至1-2秒,五点支撑法的支撑点可适当调整,以自身能承受的强度为准。
2.有氧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全身体质,也对腰部健康有益。快走时保持步伐适中,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步,每次快走30分钟以上,每周坚持3-5次。慢跑时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对腰部造成过大冲击,每次慢跑时间可从10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左右。游泳是非常适合腰部锻炼的运动,尤其是蛙泳和仰泳,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自重对腰部的压力,同时肌肉得到锻炼,每周可进行2-3次游泳,每次30-60分钟。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的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可先选择一些温和的伸展运动,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三、控制体重
体重过重会增加腰部的负担,容易导致腰椎间盘退变和突出风险增加。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体质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3.9之间。合理饮食方面,要控制热量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的食物。例如,每天减少100-200千卡的热量摄入,可通过减少主食量、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来实现。同时结合运动,每周消耗的热量应大于摄入的热量,以达到减重目的。对于肥胖的特殊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减重过程应更加谨慎,可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避免因减重过快或方法不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四、避免腰部受伤
1.搬运重物:搬运重物时应蹲下,用腿部发力,而不是弯腰用力。例如搬运较重的物体时,先将身体靠近物体,屈膝下蹲,使物体尽量贴近身体,然后再起身搬运,避免弯腰从地面直接提起重物,这样可以减少腰部受到的压力和损伤风险。对于体力劳动者,在搬运重物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突然扭转腰部。
2.腰部防护:在进行一些可能会伤到腰部的活动时,如剧烈运动、从事高危工作等,应佩戴腰部防护用具,如腰围等。但佩戴腰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腰部肌肉萎缩。一般在腰部有明显不适或进行较重体力活动时佩戴,活动后应逐渐减少佩戴时间,进行腰部肌肉的锻炼。对于老年人,在上下楼梯、起床等动作时要缓慢,避免腰部突然用力,可借助扶手等辅助工具,防止因动作过快而扭伤腰部。
五、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腰部相关的体检,如腰椎X线、CT或MRI检查等,尤其是对于有腰部不适家族史、长期从事腰部负荷较大工作的人群。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腰椎间盘的异常变化,如腰椎间盘退变、轻度突出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40岁以上的人群可每年进行一次腰椎相关检查,对于发现有腰椎间盘轻度退变的人群,要更加注意腰部的保养和防护,调整生活和工作方式,延缓腰椎间盘突出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