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与肺结核均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前者发病部位在腹膜,多继发于其他部位结核,临床表现有全身及腹部症状,实验室检查腹水等有特点,影像学可助诊断,需与其他疾病鉴别,治疗抗结核为主;后者发病部位在肺部,传染源主要是排菌患者,经飞沫传播,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实验室痰检等重要,影像学助诊,需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治疗抗结核及对症治疗,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检查及治疗有差异。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发病部位主要在腹膜。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发病部位主要在肺部。
二、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结核性腹膜炎:通常是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结核感染,比如肺结核患者可能因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液咽下而感染腹膜,其主要传染源多为体内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传播途径主要是由体内其他结核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播散至腹膜。
肺结核: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即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产生的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气溶胶后可引发感染,年龄较小的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更易因吸入飞沫而感染,生活在拥挤、通风不良环境中的人群感染风险也相对较高。
三、临床表现
结核性腹膜炎:临床症状多样,可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还可有腹痛,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部位不定,部分患者有腹胀、腹水,查体时腹部可有柔韧感等表现,女性患者可能因盆腔结核导致月经失调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以发热、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且常伴有消瘦等营养不良表现;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肺结核:典型症状为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不同类型肺结核表现有所不同,比如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可表现为高热、寒战等全身毒血症状,伴有咳嗽、咳痰等;浸润型肺结核多有咳嗽、咳痰等表现,空洞型肺结核排菌量多,传染性较强,不同年龄患者症状表现有差异,儿童肺结核可能以不典型的发热、生长发育迟缓等为表现,老年肺结核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症状更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
四、实验室检查
结核性腹膜炎: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沉多增快,腹水检查是重要诊断依据,腹水一般为渗出液,淋巴细胞为主,腹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增高有一定诊断价值,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可为阳性,但阳性仅提示结核感染,不一定是腹膜结核,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不同年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因机体免疫状态不同而有差异,儿童患者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检查结果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
肺结核: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的重要方法,包括痰涂片抗酸染色和痰培养,痰涂片抗酸染色简便快速,但敏感性较低,痰培养可提高阳性率且能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对儿童、青少年的肺结核诊断有参考意义,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病变部位、性质等,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有特点,儿童肺结核的胸部影像学可能呈现多种形态,如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组成的典型哑铃状双极影等,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胸部影像可能与基础疾病相互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五、影像学检查
结核性腹膜炎:腹部超声可发现腹水、腹膜增厚、腹腔内包裹性积液等情况,CT检查可更清晰显示腹膜的病变情况,如腹膜增厚、腹腔内的结节等,不同年龄患者的腹部影像学表现因年龄导致的机体差异而有不同特点,儿童患者的腹部影像学检查需要特别注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检查时需权衡辐射剂量等因素。
肺结核:胸部X线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发现肺部的病灶部位、范围等,胸部CT检查对于发现微小或隐蔽部位的病变、鉴别诊断等更有价值,不同年龄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不同,儿童肺结核的胸部CT可能显示肺部病变分布较广泛,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可能因肺组织弹性下降等因素,病变表现不典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核性腹膜炎: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需与其他引起腹水、腹痛的疾病鉴别,如肝硬化腹水、腹腔恶性肿瘤等,肝硬化腹水多有肝硬化病史,腹水为漏出液,而结核性腹膜炎腹水为渗出液;腹腔恶性肿瘤多有腹部肿块、消瘦等表现,腹水细胞学检查等可协助鉴别,不同年龄患者在鉴别诊断时需考虑年龄相关的疾病谱差异,儿童患者要排除其他儿童常见的腹腔疾病。
肺结核:诊断主要依靠痰结核菌检查、胸部影像学等,需要与肺炎、肺癌等疾病鉴别,肺炎起病急,发热、咳嗽等症状明显,抗菌治疗有效,而肺结核抗菌治疗无效;肺癌多有痰中带血、消瘦等表现,胸部CT等检查可协助鉴别,不同年龄患者在鉴别诊断时,儿童要注意与其他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鉴别,老年患者要注意与其他老年肺部疾病鉴别。
七、治疗原则
结核性腹膜炎:治疗主要是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对于有大量腹水、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或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的治疗需要考虑年龄对药物代谢、耐受性等的影响,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患者要考虑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相对安全的抗结核方案。
肺结核:同样遵循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原则,早期使用抗结核药物,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对于有咯血等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止血等对症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不同年龄患者的治疗要考虑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