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第六根肋骨骨折需先通过询问受伤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与诊断,治疗原则包括保守治疗(休息制动、止痛、促进愈合)和手术治疗(胸廓不稳定或伴严重并发症时),康复与护理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日常体位、伤口等护理,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孕妇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评估与诊断
1.受伤史询问:详细了解受伤的机制,比如是直接暴力(如撞击、挤压)还是间接暴力(如剧烈咳嗽、突然扭转身体等)导致左侧第六根肋骨骨折,不同的受伤史可能提示不同的损伤程度及伴随情况,对于儿童还需考虑是否存在病理性骨折的可能,比如是否有骨骼发育异常或既往病史等。
2.体格检查:
局部触诊:骨折部位可有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骨擦感或闻及骨擦音,但需注意避免过度粗暴检查加重患者痛苦。
胸部听诊:了解呼吸音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合并肺部损伤等情况,如有无呼吸音减弱等异常。
胸廓活动度检查:观察患者呼吸时骨折部位胸廓的活动情况,若骨折断端移位明显,可能会影响胸廓正常活动。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初步诊断肋骨骨折的常用方法,可发现骨折线、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等,但对于一些无明显移位的骨折或不完全骨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CT检查:尤其是三维CT重建,能更清晰地显示肋骨骨折的具体情况,包括骨折的数量、位置、断端的三维关系等,对于判断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比如对于复杂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等情况,CT检查能提供更详细准确的信息。
二、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休息与制动:
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胸廓的运动,以利于骨折断端的愈合。对于成人来说,一般建议休息2-4周左右,但具体时间需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儿童的骨骼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休息时间可能相对短一些,但也需根据实际情况把握。
可以使用胸带外固定,胸带能起到限制胸廓过度活动的作用,减轻骨折部位的疼痛,一般胸带固定时间为2-3周左右,固定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松起不到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呼吸及局部血液循环。
止痛治疗: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止痛药物,但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等。成人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但儿童应谨慎使用,可优先采用非药物止痛方法,如局部冷敷(受伤早期)、热敷(受伤48小时后)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也可通过调整体位等方式减轻疼痛。
促进骨折愈合:
患者可适当补充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以促进骨骼的愈合。对于儿童,还需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及骨折修复的需求。
可根据情况使用一些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但一般以非药物干预为主,除非有明确的骨折愈合缓慢等特殊情况再考虑药物辅助。
2.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左侧第六根肋骨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胸廓不稳定,形成连枷胸,影响呼吸功能时,需进行手术固定,如采用钢板内固定等方法恢复胸廓的稳定性。
骨折断端有明显移位,且伴有明显的肺部损伤等并发症,如大量血气胸等,经评估需要手术处理骨折断端以解除对肺部等组织的压迫等情况。
三、康复与护理
1.呼吸功能锻炼:
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患者都需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预防肺部并发症,如肺不张、肺炎等。
深呼吸训练:指导患者缓慢深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缓慢呼气,腹部下陷,每次深呼吸持续5-10秒,每分钟进行5-6次,每天进行3-4次,每次10-15分钟。儿童可由家长协助进行,通过游戏等方式引导儿童配合呼吸锻炼。
咳嗽训练: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先深吸气,然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咳嗽时可以用手按压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对于儿童,要注意鼓励其咳嗽排痰,但要避免过度用力加重骨折处疼痛。
2.日常护理:
体位护理:
患者应保持舒适的体位,一般建议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呼吸及减轻胸部疼痛。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骨折部位。
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防止局部长期受压导致压疮等并发症,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要注意。
伤口护理(若有手术切口):
如果是手术治疗的患者,要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切口换药等处理。儿童皮肤娇嫩,在护理切口时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以及有无胸闷、气促等症状,若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对于儿童,要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面色等情况,因为儿童表达能力相对有限,更需要家长及医护人员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肋骨骨折后骨骼修复能力虽强,但也要重视,因为儿童胸廓尚在发育中,骨折后若处理不当可能影响胸廓发育。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止痛时优先选择非药物方法,外固定胸带等要注意松紧合适,避免影响儿童呼吸及血液循环。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的营养和休息,促进骨折良好愈合。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肋骨骨折后愈合相对较慢,且老年患者心肺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肺部并发症等。在治疗时要更加注重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密切观察呼吸等情况,营养支持方面要注意补充足够的钙及蛋白质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3.孕妇患者:
孕妇发生左侧第六根肋骨骨折时,治疗需谨慎。在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方法。止痛时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优先采用物理止痛方法等。在固定胸廓时要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固定方式,密切观察孕妇及胎儿的情况,因为孕妇的任何不适及治疗措施都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