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骨质疏松有其定义、病因(生活方式、疾病、药物因素)、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诊断(骨密度检测、实验室检查),预防需合理营养、适度运动、避免不良嗜好、定期体检,治疗针对已患病者采取相应措施,不同特殊人群有不同温馨提示,需综合多方面来关注和应对年轻人骨质疏松问题。
一、年轻人骨质疏松的定义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年轻人骨质疏松则是指在18-40岁左右的人群中出现骨量异常减少、骨强度下降的情况。
二、年轻人骨质疏松的病因
(一)生活方式因素
1.营养缺乏
钙摄入不足是重要因素,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年轻人若日常饮食中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钙丰富食物摄入过少,会影响骨的正常代谢。例如,长期素食且不额外补充钙剂的年轻人,钙摄入往往不足。
维生素D缺乏也会影响钙的吸收,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年轻人户外活动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减少,同时若饮食中维生素D含量低,如很少摄入深海鱼类、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进而影响骨代谢。
2.运动过少
适当的运动能通过机械应力刺激骨骼,促进骨形成。年轻人若长期缺乏运动,如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使骨量丢失加快。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骨骼得不到足够的应力刺激,骨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容易引发骨质疏松。
3.不良嗜好
吸烟会影响骨代谢,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形成,同时还会影响钙的吸收。过量饮酒也会对骨骼产生不良影响,酒精会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以及骨矿化过程,长期大量饮酒的年轻人骨质疏松风险增加。
(二)疾病因素
1.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骨转换,使骨吸收增加,导致骨量丢失。例如,年轻的甲亢患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会逐渐出现骨质疏松相关表现。
性腺功能减退,如男性睾酮分泌不足或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都会影响骨代谢。青春期后性激素水平对骨量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年轻的性腺功能减退者,骨形成减少,骨丢失加快,易发生骨质疏松。
2.消化系统疾病
一些胃肠道疾病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会导致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长期患病的年轻患者可能出现骨质疏松。
(三)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引发骨质疏松,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会抑制骨形成、促进骨吸收,年轻患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时,需警惕骨质疏松的发生。
三、年轻人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一)疼痛
早期可能无明显疼痛,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
(二)脊柱变形
严重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骨折,可导致身高变矮、驼背等脊柱变形。例如,年轻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身高明显下降,背部弯曲畸形等情况。
(三)骨折
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即使轻微外力,如咳嗽、弯腰、负重等,也可能引发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椎体、髋部、腕部等,年轻患者发生骨折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可能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
四、年轻人骨质疏松的诊断
(一)骨密度检测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通过测量骨密度值来评估骨量情况。年轻人的骨密度T值低于-2.5时可诊断为骨质疏松,T值在-1.0至-2.5之间为骨量减少。
(二)实验室检查
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同时还可检测一些与骨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如骨钙素、Ⅰ型胶原羧基端肽等,了解骨代谢的活跃程度。
五、年轻人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
(一)预防措施
1.合理营养
保证充足的钙摄入,建议年轻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1200mg,可多食用牛奶(300ml牛奶约含300mg钙)、豆制品(如100g豆腐约含160mg钙)、虾皮等食物。同时,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除了适当晒太阳(每日晒太阳10-15分钟,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外,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动物肝脏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
2.适度运动
年轻人应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同时可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以增强骨密度。
3.避免不良嗜好
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对骨骼的不良影响。
4.定期体检
年轻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等相关检查,尤其是有上述骨质疏松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患有内分泌疾病者等,以便早期发现骨量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二)治疗
对于已诊断为骨质疏松的年轻人,除了上述预防措施外,若病情需要,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如对于有骨痛等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评估下使用一些药物缓解症状,但需谨慎选择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且要充分考虑年龄等因素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避免使用不适合年轻人的药物。同时,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如控制甲亢、纠正性腺功能减退等,从根本上改善骨代谢状况。
六、特殊人群(年轻人)的温馨提示
(一)女性年轻人
女性在青春期后要注意维持正常的雌激素水平,月经不规律或有性腺相关问题的女性应及时就医检查。在孕期和哺乳期,由于对钙的需求增加,更要注重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以保障自身骨骼健康,同时为胎儿和婴儿提供充足的钙营养。
(二)男性年轻人
男性也要关注自身性激素水平,若出现性功能减退等情况要及时就诊。在日常生活中,同样要注意营养均衡、适度运动等,避免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骨质疏松。
(三)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
如患有胃肠道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的年轻人,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监测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