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区别包括发病机制不同、症状差异、诊断方式不同等。
1.发病机制不同
腰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中央的髓核突破纤维环,向后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多因外伤、长期弯腰劳作或椎间盘退变导致;骨质增生(骨刺)则是关节边缘或椎体边缘因长期应力刺激,骨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骨性突起,属于人体自我修复的代偿性改变,与年龄增长、关节退变密切相关。
2.症状差异
腰椎间盘突出以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为主,疼痛沿坐骨神经走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背)呈“过电样”剧痛,咳嗽、打喷嚏时加重,严重者可出现下肢无力、麻木甚至大小便障碍;骨质增生早期多无症状,若骨刺压迫神经或刺激周围软组织,可引起局部酸痛、僵硬,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一般不会出现典型的放射痛。
3.诊断方式不同
腰椎间盘突出需通过腰椎MRI或CT明确髓核突出位置及神经受压程度;骨质增生则通过X线或CT观察骨赘形态、位置,结合症状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