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后老胀肚的原因包括长期卧床、胃肠功能紊乱、肠梗阻、肠麻痹、腹膜后血肿等。
1.长期卧床
腰椎骨折后,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以促进骨折愈合。然而,长期卧床会使胃肠道蠕动速度明显减慢,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经细菌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引起腹胀。此外,卧床时身体处于水平状态,也不利于气体的排出,进一步加重了胀肚的症状。
2.胃肠功能紊乱
腰椎骨折属于较为严重的创伤,会对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调节,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时,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肠道菌群平衡也可能被打破,容易出现产气增多、排气不畅等情况,进而引发腹胀。同时,患者可能还会伴有食欲不振、恶心等不适症状。
3.肠梗阻
腰椎骨折可能会对肠道造成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骨折较为严重或伴有脱位时,可能会压迫肠道或影响肠道的血液供应,导致肠梗阻的发生。肠梗阻时,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气体和液体在肠道内积聚,会引起明显的腹胀,通常还会伴有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4.肠麻痹
严重的腰椎骨折可能会影响支配肠道的神经功能,导致肠麻痹。肠麻痹时,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减弱或丧失,肠道蠕动几乎停滞,食物和气体无法正常推进,从而出现腹胀。这种情况下的腹胀往往较为明显,且可能伴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5.腹膜后血肿
腰椎骨折可能会损伤周围的血管,引起腹膜后血肿。腹膜后血肿可刺激腹膜后的神经丛,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气体积聚,引发腹胀。此外,腹膜后血肿还可能压迫肠道,进一步加重腹胀的症状,同时可能伴有腰腹部疼痛、血压下降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