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进行蛋白质、盐分、水分、钾、磷摄入管理,蛋白质摄入依肾小球滤过率调整且选优质蛋白;盐分每日不超3g;水分据尿量和水肿调整;钾据尿量和血钾情况限制;磷每日不超800-1000mg且要控高磷食物摄入,各方面管理对病情控制很重要。
一、蛋白质摄入管理
1.摄入量依据: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来说,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时,可维持正常蛋白质摄入量(0.8-1.0g/(kg·d));当肾小球滤过率中度下降时,蛋白质摄入量宜控制在0.6-0.8g/(kg·d);肾小球滤过率重度下降时,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限制在0.6g/(kg·d)以下。例如,对于体重60kg、肾小球滤过率中度下降的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约为36-48g。
2.优质蛋白选择:应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等。因为优质蛋白质含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生物利用率高,能在满足机体蛋白质需求的同时,减少含氮代谢废物生成。以鸡蛋为例,一个50g左右的鸡蛋约含7g优质蛋白质,且氨基酸组成合理。
二、盐分摄入管理
1.摄入量标准:一般建议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每日盐分摄入量不超过3g。盐分摄入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和高血压。例如,1克盐约等于2.5克酱油所含的盐分,患者应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
2.低钠饮食注意事项:烹饪时可使用无盐酱油调味,选择新鲜食材,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更要严格控制盐分摄入,因为高盐饮食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
三、水分摄入管理
1.摄入量确定:根据尿量和水肿情况调整水分摄入量。一般来说,尿量正常、无明显水肿的患者,每日水分摄入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加500ml左右;若有明显水肿或少尿,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每日水分摄入量约为500-1000ml。例如,前一日尿量为800ml,无明显水肿时,当日水分摄入量可控制在1300ml左右。
2.特殊人群水分管理:对于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其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更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准确调整水分摄入,避免因水分摄入过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儿童患者则要在家长监督下合理控制水分摄入,防止因玩水等情况导致水分摄入无度。
四、钾摄入管理
1.摄入量依据:当患者出现少尿、无尿或血钾升高时,需严格限制钾摄入。一般血钾正常时,每日钾摄入量可控制在2-3g;血钾升高时,每日钾摄入量应低于2g。例如,香蕉、橙子等含钾较高的水果,在血钾升高时应避免食用。
2.不同病情钾摄入调整: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脏排钾能力下降,更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严格遵循钾摄入限制。而对于年轻、肾功能相对较好的患者,在血钾正常时可适当放宽钾摄入,但也需注意食物中钾的含量,避免短期内大量摄入高钾食物导致血钾异常。
五、磷摄入管理
1.摄入量标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磷代谢紊乱,一般建议每日磷摄入量不超过800-1000mg。含磷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巧克力等应限制食用。
2.磷摄入与疾病进展关系:高磷饮食会加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促进肾性骨病的发生发展,还会影响钙磷代谢平衡,加速肾脏疾病进展。因此,患者需严格控制磷摄入,可通过食用低磷食物如麦淀粉、米粉等替代部分主食来减少磷的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