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分为五期,Ⅰ期高滤过、肾脏体积大无结构损伤及尿白蛋白增加;Ⅱ期尿白蛋白正常但肾小球有结构改变;Ⅲ期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尿白蛋白在30-300mg/24h间,eGFR大致正常或轻度下降;Ⅳ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尿白蛋白>300mg/24h,有大量蛋白尿、水肿等,eGFR逐渐下降;Ⅴ期为肾衰竭期,eGFR<15ml/(min·1.73m2),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表现,需肾脏替代治疗并注意相关护理及支持。
糖尿病肾病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分为五期,Ⅰ期高滤过、肾脏体积大无结构损伤及尿白蛋白增加;Ⅱ期尿白蛋白正常但肾小球有结构改变;Ⅲ期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尿白蛋白在30-300mg/24h间,eGFR大致正常或轻度下降;Ⅳ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尿白蛋白>300mg/24h,有大量蛋白尿、水肿等,eGFR逐渐下降;Ⅴ期为肾衰竭期,eGFR<15ml/(min·1.73m2),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表现,需肾脏替代治疗并注意相关护理及支持。
Ⅰ期:此期肾脏处于高滤过状态,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正常水平,可达150ml/(min·1.73m2)左右,肾脏体积增大,但没有结构上的损伤,也无尿白蛋白排泄增加。在生活方式方面,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若处于这一期,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指标,因为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可能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年龄较大或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更要密切关注,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等加重肾脏负担。
Ⅱ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处于正常范围,<30mg/24h,但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电镜下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此期患者同样要严格管理血糖,可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非药物方式控制血糖水平,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孕期等特殊时期对肾脏可能产生的影响,需定期监测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小球滤过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Ⅲ期:又叫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尿白蛋白排泄率处于微量白蛋白尿阶段,UAE在30-300mg/24h之间,eGFR大致正常或轻度下降。此期患者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血压,可选用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劳累等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应劝导其戒烟,因为吸烟会影响肾脏血流等,加重肾脏病变。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增加,UAE>300mg/24h,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可出现水肿、高血压等,eGFR逐渐下降。此期患者除了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外,要注意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应限制蛋白质的过量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副作用,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明显损害的药物,同时要监测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Ⅴ期:肾衰竭期,eGFR<15ml/(min·1.73m2),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肾功能不全表现,如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此期患者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等,在护理方面要特别关注特殊人群的情况,比如儿童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时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老年患者要注意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等问题,同时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