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综合症有典型表现如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还有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电解质紊乱等其他表现,不同年龄小儿特点不同,且与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需家长和医生密切关注小儿身体状况,及时就医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一、典型表现
1.大量蛋白尿:是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关键特征,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临床上常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且持续时间较长,因为尿蛋白增多后,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容易形成泡沫。对于小儿来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0.1g/kg,且尿蛋白/肌酐比值(ACR)>200mg/g可作为大量蛋白尿的判断指标。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通常低于30g/L。这是因为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肝脏合成蛋白质的速度相对不足。低蛋白血症会导致患儿出现水肿,主要是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
3.高脂血症: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升高。其发生机制与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以及脂蛋白分解代谢障碍有关。高脂血症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水肿:多从眼睑、颜面开始,逐渐向下蔓延至全身,呈凹陷性水肿。小儿水肿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水肿的发生与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胶体渗透压降低以及水钠潴留有关。
二、其他表现
1.感染:由于大量蛋白质丢失,机体免疫球蛋白减少,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患儿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感染是小儿肾病综合症常见的并发症,可使病情加重或复发。
2.生长发育迟缓:长期的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会影响小儿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以及机体代谢紊乱,患儿可能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水平。
3.电解质紊乱:常见的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低钠血症可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低钾血症可出现腹胀、肌无力、心律失常等。这与大量使用利尿剂、饮食中钠钾摄入不足以及肾脏对电解质的调节功能异常等有关。
三、不同年龄小儿的特点
1.婴幼儿期:水肿往往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眼睑、阴囊轻度水肿。由于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家长可能不易发现早期症状,容易延误诊治。此阶段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如体温、精神状态等。
2.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大量蛋白尿、水肿等表现相对较典型。此阶段小儿能够较好地表达自身不适,如诉说腰酸、乏力等,但仍需家长和医生仔细观察。在生长发育方面,学龄期儿童如果病情控制不佳,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会更明显,需要关注其身高、体重的增长曲线。
四、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联
1.感染与生活环境:如果小儿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加,容易发生感染,从而诱发或加重肾病综合症。因此,应尽量为小儿提供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减少感染风险。
2.饮食与病情:合理的饮食对小儿肾病综合症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在水肿明显时,需要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但要注意保证小儿的营养均衡,避免因过度限制钠盐而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同时,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但要根据病情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总之,小儿肾病综合症的表现多样,需要家长和医生密切关注小儿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早期治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