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可缓解偏头痛,包括头部(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手部(合谷穴)、颈部(天柱穴)等部位的按摩及相应操作方法,不同人群(儿童、成年、老年)按摩有不同注意事项,且按摩是辅助手段有局限性,常需与其他治疗方式结合。
一、按摩缓解偏头痛可尝试的部位及操作方法
(一)头部穴位按摩
1.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用食指或拇指轻柔按揉百会穴,每次按揉1-3分钟,以局部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有研究表明,刺激百会穴可能通过调节脑部气血循环等机制对偏头痛有一定缓解作用。
2.太阳穴: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两侧太阳穴,按揉方向可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按揉1-2分钟,能帮助放松头部肌肉,减轻偏头痛带来的不适。
3.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用双手拇指或食指按揉两侧风池穴,按揉力度适中,每次按揉1-3分钟,可缓解头部肌肉紧张,对偏头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二)手部穴位按摩
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用另一手的拇指按揉合谷穴,力度以产生酸麻胀感向食指、上肢放射为宜,按揉时间约1-3分钟,合谷穴有“止痛要穴”之称,对偏头痛等疼痛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三)颈部穴位按摩
1.天柱穴: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处。用拇指按揉天柱穴,每次按揉1-3分钟,可放松颈部肌肉,改善头部的气血供应,从而缓解偏头痛。
二、不同人群按摩缓解偏头痛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儿童偏头痛相对较少见,但若发生,按摩时要特别注意力度轻柔。因为儿童的骨骼、肌肉等组织较为娇嫩,过度用力按摩可能会对其造成损伤。可选择上述头部、手部等穴位进行轻柔按揉,且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5-10分钟即可,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在按摩过程中的反应,若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
(二)成年人群
成年人群在按摩时可根据自身耐受程度适当调整力度,但也不宜过强。如果本身有颈部、头部的严重疾病,如颈椎病严重且伴有神经压迫症状、头部有外伤或肿瘤等情况,不建议自行盲目按摩,应先咨询医生意见。对于经常有偏头痛发作的成年人群,可将按摩作为辅助缓解手段,配合规律作息、避免诱发偏头痛的因素(如某些食物、强光、噪音等)一起进行。
(三)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在按摩时,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部位。对于头部穴位按摩,力度要比成年人更轻柔,颈部穴位按摩时也要避免过度用力,防止因骨质疏松导致颈部损伤等情况。如果老年人群有偏头痛发作,除了按摩外,还应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在按摩前最好告知医生自身的健康状况,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按摩以及按摩的具体方式。
三、按摩缓解偏头痛的局限性及与其他治疗方式的结合
按摩只是缓解偏头痛的一种辅助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对于一些轻度的、因肌肉紧张等因素引起的偏头痛可能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对于一些由严重疾病(如颅内血管病变等)引起的偏头痛,单纯按摩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临床中,通常会将按摩与其他治疗方式结合使用,比如对于轻度偏头痛患者,可在按摩的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一些中度偏头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等方式综合治疗,以更好地控制偏头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