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瘫痪康复治疗含物理治疗(专业指导维持肌肉力量等)与作业治疗(训练日常生活能力等),日常护理需皮肤护理(定时翻身等)、肢体体位管理(保持功能位)、饮食营养保障(个性化饮食,吞咽困难者鼻饲),心理上有专业心理干预及家人陪伴鼓励,医疗上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脊髓损伤用药或手术、脑血管意外控基础病)和防治并发症,特殊人群中儿童康复重促生长发育等,女性关注生理期护理,老年防跌倒等且康复循序渐进、管基础病。
一、康复治疗干预
1.物理治疗:由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进行,通过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等方式维持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例如每日定时进行肢体的屈伸、旋转等运动训练,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对于脊髓损伤导致的全身瘫痪,早期的神经促通技术等物理治疗手段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潜在恢复。
2.作业治疗:着重训练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进食、洗漱等基本技能的再学习,借助辅助器具帮助患者实现部分生活自理,提升生活独立性,例如使用特制的餐具、穿衣辅助工具等进行针对性训练。
二、日常护理要点
1.皮肤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一般每2小时左右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床垫、气垫等预防压疮,若发现皮肤有发红、破损等情况需及时处理,因为全身瘫痪患者皮肤感觉减退,长期受压易引发皮肤损伤。
2.肢体体位管理:将肢体保持在功能位,如上肢处于稍外展、肘关节微屈等状态,下肢保持中立位、膝关节稍屈曲等,防止关节挛缩畸形,可使用夹板、支具等辅助维持良好体位。
3.饮食营养保障: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给,避免营养不良影响康复及机体抵抗力。
三、心理支持与干预
全身瘫痪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需由专业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进行干预。家人应给予充分的关心与陪伴,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可通过引导患者参与适合的康复活动、社交互动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例如组织患者参与轻松的康复小组活动,增强其自信心与社会归属感。
四、医疗病因针对性干预
1.针对原发病治疗:若全身瘫痪由脊髓损伤引起,可根据损伤程度及类型采取相应治疗,如脊髓损伤早期可能使用甲泼尼龙等药物(遵循临床指南用药)减轻脊髓水肿,必要时考虑手术减压;若是脑血管意外导致的瘫痪,则针对脑血管病进行规范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2.并发症防治:密切监测患者病情,预防肺部感染(定时协助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吸痰)、泌尿系统感染(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期更换尿管等)等并发症,一旦出现及时采取医疗措施控制。
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全身瘫痪: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康复治疗更注重在促进生长发育的基础上进行,选择适合儿童的康复器具与训练方式,避免过度损伤儿童机体,同时家长需配合康复师进行家庭康复指导,关注儿童心理发展,给予更多的关爱与鼓励。
女性全身瘫痪患者:需关注生理期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选择舒适的卫生用品,避免因护理不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同时在康复过程中考虑女性生理特点对康复训练强度等的影响,适当调整康复计划。
老年全身瘫痪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跌倒、坠积性肺炎等风险,康复训练强度不宜过大,需循序渐进,同时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管理,如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对呼吸功能的影响,饮食上注重易消化、营养均衡,保证老年人舒适与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