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会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等表现,蛋白尿表现为尿中泡沫多且不易散,程度因病情而异;血尿有肉眼和镜下之分,产生与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等有关;水肿从眼睑颜面部始,晨起明显,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高血压常伴,与多种因素有关,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肾功能损害早期有肌酐清除率下降等,随病情进展指标升高,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
一、蛋白尿
具体表现:慢性肾炎患者常见蛋白尿,尿中可出现泡沫,且泡沫较长时间不易消散。从病理生理角度看,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不同病情程度蛋白尿程度有差异,轻度患者可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2g左右,重度患者可超过3.5g。年龄方面,儿童慢性肾炎患者蛋白尿表现可能因肾脏发育尚未成熟而有不同特点,比如可能更易出现水肿伴随的蛋白尿情况;对于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影响蛋白尿的表现及病情进展。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蛋白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蛋白尿情况。
二、血尿
具体表现: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浓茶色等;镜下血尿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血尿产生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等原因,红细胞进入尿液。在性别差异上,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不同性别患者可能因自身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而对血尿的耐受等有差异。年龄因素中,儿童血尿可能因感染等诱发因素相对更多,如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可导致血尿;老年患者血尿需警惕肿瘤等其他疾病合并慢性肾炎的可能。生活方式中,剧烈运动可能暂时诱发血尿,对于慢性肾炎患者应避免过度剧烈运动。
三、水肿
具体表现: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水肿,晨起时较为明显,随后可波及全身。水肿机制主要是水钠潴留及低蛋白血症等。对于儿童患者,水肿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水肿会导致体内液体分布异常,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代谢等;老年患者水肿可能加重心脏等负担,因为水肿增加了循环血量,使心脏泵血负担加重。性别方面,一般无特定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影响水肿情况。生活方式中,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从而加重水肿,所以慢性肾炎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
四、高血压
具体表现:慢性肾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压可轻度升高至140/90mmHg左右,也可明显升高超过160/100mmHg。高血压的发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多种因素有关。年龄上,儿童慢性肾炎患者高血压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需积极控制,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影响儿童肾脏进一步发育;老年患者高血压往往合并动脉硬化等,控制血压更为复杂,且需要更谨慎选择降压药物。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阶段血压管理需特别注意。生活方式中,肥胖、缺乏运动等会加重高血压,慢性肾炎患者应保持健康体重,适度运动。
五、肾功能损害
具体表现:早期可能仅有肌酐清除率下降等,随着病情进展,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肌酐清除率反映肾脏滤过功能,正常成人肌酐清除率在80-120ml/min,慢性肾炎患者早期可能下降至50-80ml/min。年龄对肾功能损害影响较大,儿童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处于发育阶段,肾功能损害可能影响其未来生长及健康;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随年龄有生理性减退,合并慢性肾炎后肾功能恶化更快。性别差异不突出,但不同性别患者对肾功能损害相关并发症的易感性可能因自身内分泌等因素有微小差异。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使用肾毒性药物等会加速肾功能损害,慢性肾炎患者应避免这些不良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