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原因多样不都是心绞痛,心血管、呼吸、消化、骨骼肌肉系统等疾病均可致胸痛,儿童、青少年、中老年胸痛各有特点,出现胸痛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一、胸痛的常见原因并非都是心绞痛
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其原因多种多样,并不都是心绞痛。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1.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通常是在劳累、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作,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肩、左臂内侧等,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但并非所有胸痛都是心绞痛,例如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可能不典型,持续时间可更长,发作频率增加等。
2.心肌梗死:胸痛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小时甚至更长,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心肌持续缺血坏死所致,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中老年人相对更常见,男性和女性的发病情况有一定差异,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3.心包炎:可出现胸痛,疼痛可呈尖锐痛,与呼吸运动有关,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坐位前倾可减轻,可伴有发热、心包摩擦音等,各年龄均可发病,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引起。
(二)呼吸系统疾病
1.胸膜炎:胸痛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胸痛与呼吸相关,吸气时加重,常见于结核性胸膜炎、细菌性胸膜炎等,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有结核接触史者患结核性胸膜炎风险增加。
2.气胸:突然发生的胸痛,多为一侧胸痛,呈针刺样或刀割样,随后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多见于瘦高体型的青壮年,也可见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三)消化系统疾病
1.胃食管反流病:胸痛可位于胸骨后,呈烧灼样痛,常于餐后平卧时发作,可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肥胖、饮食不规律等人群易患。
2.胆囊炎、胆结石: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背部,呈绞痛样,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与高脂饮食等因素有关。
(四)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1.肋软骨炎:胸痛部位多在胸骨旁第2-4肋软骨处,局部可有肿胀、压痛,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可反复发作,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劳累、外伤等可能诱发。
2.颈椎病:有时也可引起胸痛,疼痛多为牵涉痛,可伴有上肢麻木、无力、颈部疼痛等症状,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外伤等人群,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以中老年人相对多见。
二、不同人群胸痛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
儿童胸痛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由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例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能在活动后出现胸痛、气促等症状,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胸痛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
(二)青少年
青少年胸痛可能与生长发育、胸膜炎、气胸等有关。如果是运动后出现胸痛,要考虑气胸等可能,若伴有发热、咳嗽等,需考虑胸膜炎等,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三)中老年
中老年人群胸痛更需警惕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等。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群,出现胸痛时应高度重视,尽快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以排除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同时,对于中老年人群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引起的胸痛,也需要综合考虑其生活方式等因素,如是否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
总之,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不能简单认为所有胸痛都是心绞痛,出现胸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