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综合征需从多方面进行管理,饮食上依肾功能调整蛋白质、盐分、水分摄入;生活起居要保证充足睡眠、适度活动、预防感染;病情监测包括血压、尿量与水肿;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要保证营养与监护,老年要控盐蛋白、防意外及更频监测,妊娠期女性要密切监测保母婴安全。
一、饮食方面
1.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来说,轻度肾功能不全者,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d),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占比应不低于50%;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时,蛋白质摄入量需进一步限制,可降至0.4-0.6g/(kg·d),以减少含氮代谢废物的产生,减轻肾脏负担。例如,一位体重60kg的轻度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约为36-48g,其中优质蛋白要占18-24g左右。
2.盐分摄入: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g以下。因为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炎患者尤为重要。比如,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
3.水分摄入:根据尿量调整水分摄入。若尿量正常,无明显水肿,水分摄入可基本与常人相同;若存在少尿、水肿,则需限制水分摄入,一般每日进水量为前一日尿量加上500ml左右。例如,某患者每日尿量为500ml,那么当日水分摄入应控制在1000ml左右。
二、生活起居方面
1.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7-8小时。病情稳定时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每次15-30分钟,每日1-2次,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过度劳累加重病情。
2.预防感染:注意保暖,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是诱发慢性肾炎综合征加重的常见因素,如细菌感染可能引发肾炎复发或病情恶化。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若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三、病情监测方面
1.血压监测:定期监测血压,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良好的血压控制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一般建议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若血压波动较大或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时,应随时测量。对于血压控制目标,一般要求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尿量与水肿监测:密切关注尿量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同时观察水肿情况,包括眼睑、下肢等部位的水肿程度。若出现尿量明显减少(如每日尿量少于400ml)或水肿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就医。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在生活起居上更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均衡,蛋白质摄入需在满足生长发育需求的基础上兼顾肾功能情况。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尿量、水肿及血压变化,定期带儿童就医复查,按照医生要求调整治疗和生活方案。由于儿童新陈代谢快,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所以家长的监护责任重大。
2.老年患者:老年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饮食上要更加严格控制盐分和蛋白质摄入,同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生活中活动要更加谨慎,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病情监测要更频繁,因为老年人对病情变化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锐,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适应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3.妊娠期女性患者:妊娠期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要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因为妊娠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在孕期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调整饮食和用药,确保母婴安全。需要定期产检,评估胎儿发育情况和肾脏功能状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孕期管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