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血尿由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相关原因引起,对肾脏功能和全身健康有危害,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等会致肾小球损伤出现血尿,继发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也会因自身免疫或变态反应等引发血尿;长期血尿会使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致肾间质纤维化,还会引起贫血、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女性生殖妊娠等。
一、肾炎血尿的原因
(一)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相关原因
1.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由IgA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引起,可导致肾小球损伤,出现血尿。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略多于女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等)后数小时至3天内易出现肉眼血尿,呈发作性。
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引发血尿。不同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
3.膜性肾病: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基底膜增厚,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见,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蛋白尿,也可伴有血尿。
(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相关原因
1.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多见于育龄女性,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所致。由于自身免疫紊乱,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攻击肾脏组织,出现血尿。除血尿外,常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多系统受累表现。
2.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表现。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炎,导致血尿,皮肤可出现紫癜,伴关节痛、腹痛等。
3.糖尿病肾病:多见于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约50%发生糖尿病肾病。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微循环障碍,基底膜增厚,滤过屏障受损,出现蛋白尿和血尿,同时有糖尿病的典型表现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
二、肾炎血尿的危害
(一)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1.进行性肾功能损害:长期存在血尿提示肾小球持续受损,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肾小球滤过功能会逐渐下降,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例如IgA肾病患者中,约10%-20%在10-20年内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血尿是病情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持续的肾小球损伤会使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功能逐渐丧失。
2.肾间质纤维化:血尿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刺激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导致胶原等细胞外基质沉积,引起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纤维化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和正常组织结构,加速肾功能恶化。
(二)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1.贫血:长期血尿可导致慢性失血,同时肾脏疾病会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会使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从而引发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贫血还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悸、气短等。
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肾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而血尿导致的肾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此外,贫血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3.影响生长发育(儿童患者):儿童时期患肾炎出现血尿,若病情迁延不愈,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肾功能受损会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生长激素的分泌调节等,导致儿童身高增长缓慢、体重不增等,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因为内环境紊乱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女性患者,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发育及妊娠过程,妊娠时肾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影响母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