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有慢性肾脏病基础病史,出现乏力等症状,eGFR<60ml/(min·1.73m2)超3个月、血肌酐等升高、贫血、钙磷等代谢紊乱,肾脏超声见体积缩小等,需综合多方面全面评估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慢性肾衰竭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有慢性肾脏病基础病史,出现乏力等症状,eGFR<60ml/(min·1.73m2)超3个月、血肌酐等升高、贫血、钙磷等代谢紊乱,肾脏超声见体积缩小等,需综合多方面全面评估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一、病史及临床表现
1.病史方面:有慢性肾脏病的基础病史,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等病史。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患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儿童慢性肾衰竭常见病因有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遗传性肾病等;中老年人群则更多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相关。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长期高蛋白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增加慢性肾衰竭发生风险。
2.临床表现方面:患者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如乏力、疲倦、腰部疼痛、食欲减退等;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水肿(可表现为眼睑、下肢等部位水肿)、高血压、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等表现。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在生长发育方面出现迟缓等表现;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其他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可能更不典型,需仔细鉴别。
二、实验室检查
1.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通过公式计算eGFR,eGFR<60ml/(min·1.73m2)且持续超过3个月,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指标之一。eGFR的计算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肌酐等因素,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正常eGFR范围有所差异,例如年轻男性的正常eGFR相对较高,而老年患者eGFR会有生理性下降,但一般仍应维持在正常范围。
2.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升高:慢性肾衰竭患者血Scr和BUN通常会升高,血Scr男性正常范围约53~106μmol/L,女性约44~97μmol/L;血BUN正常范围约3.2~7.1mmol/L。但血Scr和BUN水平会受到肌肉量、饮食等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肌肉量较少的女性、素食者等血Scr可能偏低,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3.血常规检查:常出现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Hb)降低,成年男性Hb<130g/L,成年女性Hb<120g/L可考虑贫血,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等原因导致贫血。不同年龄人群贫血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及时关注和处理。
4.血生化检查:可出现血钙降低、血磷升高、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还可能有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等。钙磷代谢紊乱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会影响骨骼健康等,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表现及对身体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慢性肾衰竭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可能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三、影像学检查
1.肾脏超声等检查:可见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等改变。不同年龄患者肾脏超声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肾脏相对体积较大,慢性肾衰竭时肾脏体积缩小可能更明显;老年患者肾脏本身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萎缩,需注意与慢性肾衰竭导致的肾脏体积缩小相鉴别。通过肾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判断肾脏的形态结构改变,有助于慢性肾衰竭的诊断。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一旦怀疑慢性肾衰竭,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