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衰需从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与其他疾病鉴别三方面进行。病史采集要关注年龄、症状、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心脏和肺部体征;辅助检查有实验室的BNP等及影像学的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需与肺炎、心包积液、重度贫血等疾病鉴别,各有不同表现和鉴别要点。
一、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一)病史采集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小儿心衰病因有差异,新生儿及婴儿期常见病因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需询问母亲孕期情况,如是否有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等;幼儿及儿童期可能与风湿性心脏病、川崎病等相关,要了解既往有无相关疾病史、感染史等。
2.症状表现:询问呼吸困难情况,如呼吸频率增快、是否有喘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有无喂养困难,小儿心衰时往往吃奶费力,喂养时间长、易呛咳;有无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
3.病史回顾:了解既往是否有心脏疾病、肺部疾病等病史,有无过敏史等,因为某些药物使用可能与心衰鉴别相关。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观察小儿精神状态,心衰时可表现为精神萎靡;测量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婴儿正常心率较快,心衰时心率明显增快,呼吸频率也会增快,严重时血压可能有变化。
2.心脏体征:听诊心脏有无异常杂音,先天性心脏病往往有特征性心脏杂音;检查肝脏有无增大,右心衰竭时可出现肝脏淤血肿大,需注意测量肝脏增大的程度及质地等。
3.肺部体征:查看肺部有无湿啰音,左心衰竭时肺部可出现湿啰音,提示肺淤血。
二、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BNP在小儿心衰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心衰时BNP及NT-proBNP水平升高,且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例如,研究表明,在心衰患儿中,其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衰的类似疾病患儿。
2.血常规:了解有无感染等情况,感染可能是诱发心衰或与心衰相鉴别的因素,如肺炎合并心衰时血常规可有白细胞升高等感染表现。
3.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心衰时可能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如低钠血症等,可帮助鉴别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心衰症状的疾病。
(二)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观察心脏大小、形态及肺部情况,心衰时可出现心脏扩大、肺淤血表现,如肺纹理增多、模糊,肺部可见斑片状阴影等。与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等相鉴别,肺炎时胸部X线主要是肺部炎症改变,心脏大小一般无明显异常。
2.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小儿心衰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如测量心室腔大小、心室壁厚度、心肌收缩功能(如射血分数等)。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导致心衰的病因,与其他非心脏原因引起的类似心衰表现的疾病相鉴别,例如与严重贫血导致的类似心衰症状的疾病,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脏结构和收缩功能基本正常,而主要是贫血相关表现。
三、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一)与肺炎的鉴别
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一般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明显异常,胸部X线以肺部炎症为主,而心衰除了有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外,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BNP等指标也有相应变化。
(二)与心包积液的鉴别
心包积液可出现呼吸困难、心音低钝等类似心衰表现,但心包积液通过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包腔内有液性暗区,而心脏结构本身一般无原发性病变,与心衰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不同。
(三)与重度贫血的鉴别
重度贫血可导致患儿出现气促、乏力等类似心衰表现,但通过血常规可发现血红蛋白明显降低,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结构和收缩功能基本正常,而心衰时超声心动图有相应异常改变,BNP等指标也不符合贫血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