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需从多方面调养,饮食上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每日盐摄入≤3g并据尿量调水分,休息要保证充足睡眠、病情稳定时适量运动且避免剧烈;病情监测要定期测血压、记尿量观水肿,心理上家属多关心、患者自身用方式缓解不良情绪,不同年龄患者调养有差异且需关注相关疾病相互影响。
一、饮食调养
1.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若肾功能正常,可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每日每公斤体重约1g;若肾功能不全,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低蛋白为主,如麦淀粉、玉米淀粉制作的主食搭配适量优质蛋白食物。因为过量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而优质低蛋白能在满足机体需要的同时减少氮质潴留。不同年龄的慢性肾炎患者对蛋白质的需求有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摄入需保证但也要根据肾功能调整;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更要严格把控蛋白质摄入量。
2.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g以下。过多盐分摄入会引起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对于有水肿或高血压的慢性肾炎患者,严格限制盐分至关重要。不同性别在盐分摄入上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等,肾脏负担可能加重,更要注意盐分控制。
3.水分摄入:根据尿量调整水分摄入。若尿量正常,无需严格限水;若尿量减少伴有水肿,需限制水分摄入,一般每日入量为前一日尿量加上500ml左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盐、高蛋白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慢性肾炎,所以保持健康饮食方式是关键。有高血压病史的慢性肾炎患者更要严格控制盐分和水分摄入,因为高血压会加重肾脏损害,而水钠潴留又会升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
二、休息与运动调养
1.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成人一般每日需7-8小时睡眠。过度劳累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加重病情。儿童慢性肾炎患者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的修复和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运动:病情稳定时可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宜。适量运动可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不同年龄的患者运动方式和强度不同,儿童可选择轻柔的户外活动,如在家长陪同下短时间散步;老年患者运动要更加温和,如缓慢的太极拳练习。有心血管病史的慢性肾炎患者运动时需特别谨慎,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防止运动诱发心血管事件。
三、病情监测调养
1.血压监测:定期监测血压,一般每日至少测量1次。高血压是慢性肾炎常见并发症,控制血压可延缓肾功能恶化。不同年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略有差异,儿童血压控制目标相对更严格,老年患者血压也需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应低于130/80mmHg。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慢性肾炎患者更要密切监测血压,因为遗传因素可能使血压控制更困难。
2.尿量与水肿监测:记录每日尿量和观察水肿情况。尿量变化和水肿程度能反映肾脏功能和水钠代谢情况。儿童可能不太会准确表达尿量情况,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排尿次数和尿液外观;老年患者由于感觉迟钝,更要注意观察下肢等部位是否有水肿出现。有糖尿病病史的慢性肾炎患者,同时监测血糖和尿量、水肿情况,因为糖尿病和慢性肾炎相互影响,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肾脏损害,而肾脏功能变化也会影响血糖代谢。
四、心理调养
慢性肾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多关心患者,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患者自身也可通过听音乐、与他人交流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儿童患者的心理调养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关注,营造轻松的治疗环境;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和对疾病的担忧,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抚,家人要多陪伴,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