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可从皮肤护理、控制相关指标、调整生活方式及其他方面预防皮肤瘙痒,包括选合适清洁产品、保持皮肤湿润;控制血磷、血钙水平;穿舒适衣物、避免搔抓;定期就医监测及心理调节等。
一、皮肤护理方面
1.选择合适的清洁产品:尿毒症患者应使用温和的、不含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沐浴产品,如弱酸性的沐浴露。因为普通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可能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加重皮肤瘙痒。例如研究表明,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后,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洗澡时水温要适宜,一般控制在37℃-40℃之间,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水刺激皮肤,过热的水会使皮肤更加干燥,过冷的水可能会引起皮肤血管收缩舒张功能紊乱,加重瘙痒。
2.保持皮肤湿润:洗完澡后,要及时涂抹保湿剂,如含有尿素、甘油等成分的保湿霜。保湿剂可以锁住皮肤水分,缓解皮肤干燥,从而减轻瘙痒。因为尿毒症患者皮肤往往干燥,水分流失快,使用保湿剂能有效改善皮肤状态。对于儿童尿毒症患者,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及时涂抹保湿剂,选择儿童专用且温和无刺激的保湿产品,防止皮肤因干燥出现瘙痒等不适。
二、控制尿毒症相关指标
1.控制血磷水平: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排磷功能障碍,常出现高磷血症,高磷血症会引起皮肤瘙痒。要通过饮食控制磷的摄入,如限制含磷高的食物,像动物内脏、坚果等。同时可遵医嘱使用磷结合剂,将血磷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研究显示血磷控制良好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会有所减轻。对于老年尿毒症患者,本身肾功能进一步衰退,更要严格控制血磷,因为高磷对老年患者皮肤的刺激可能更严重,且老年患者代谢等功能相对较弱,控制血磷更需谨慎。
2.控制血钙水平:维持适当的血钙水平也很重要。可以通过饮食补充钙,如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等,同时配合活性维生素D制剂等药物治疗,使血钙维持在正常范围。血钙异常也会影响皮肤状态,进而导致瘙痒。对于女性尿毒症患者,在不同生理时期,如孕期、更年期等,钙的代谢可能会发生变化,要更加关注血钙水平的监测和调整,以更好地预防皮肤瘙痒。
三、生活方式调整
1.穿着舒适的衣物:选择宽松、柔软、棉质的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羊毛等容易引起皮肤摩擦和过敏的材质。化纤衣物可能会与皮肤产生静电,刺激皮肤,加重瘙痒。例如,棉质衣物透气性好,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有利于皮肤瘙痒的预防。对于儿童尿毒症患者,衣物的选择要格外注意,要确保衣物材质绝对温和,避免任何可能引起皮肤不适的因素。
2.避免搔抓皮肤:尽管皮肤瘙痒难忍,但要尽量避免搔抓。因为搔抓会破坏皮肤的完整性,容易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进一步加重瘙痒。可以通过轻轻拍打皮肤等方式来缓解瘙痒感。对于年幼的尿毒症患儿,家长要注意看护,防止患儿无意识地搔抓皮肤,及时转移患儿注意力,减少搔抓行为。
四、其他方面
1.定期就医监测:尿毒症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指标的监测,如肾功能、电解质等,及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因为病情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皮肤瘙痒的情况。例如,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时,皮肤瘙痒可能会加重,所以定期监测并调整治疗是预防皮肤瘙痒的重要措施。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尿毒症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等,更要密切监测,因为其他基础疾病也可能会影响皮肤瘙痒的发生和发展。
2.心理调节:尿毒症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不良情绪也可能会加重皮肤瘙痒。要注意心理调节,家属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陪伴,患者自己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听音乐、进行轻度的冥想等。例如,研究发现心理状态良好的患者皮肤瘙痒的主观感受会相对较轻。对于老年尿毒症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和对疾病的担忧,更需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促进皮肤瘙痒的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