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发病与水钠潴留、RAAS激活等有关,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限钠、保证钾钙镁摄入、体重管理、戒烟限酒,药物治疗有ACEI、ARB、CCB等,儿童患者要监测生长发育和肾功能、谨慎选药等,老年患者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合理选运动和饮食等。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高血压,主要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等机制相关。肾脏病变导致水钠排泄障碍,引起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同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缺血激活RAAS,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引起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可能因自身生理特点在发病机制上有细微差异,例如女性在某些生理周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对RAAS活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血压调控。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的患者,肾脏病理损伤持续存在,会不断触发上述病理过程导致血压异常。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限制钠盐摄入是重要措施,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6g。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患者,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进一步升高血压。同时,要保证充足的钾、钙、镁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例如,香蕉富含钾,有助于促进钠的排泄;牛奶富含钙,对血压调控有一定益处。不同年龄患者饮食调整需考虑其生长发育或机体代谢特点,儿童患者要注意保证营养均衡基础上的低盐饮食;老年患者则需更关注钙、镁等元素的合理摄入以维持骨骼健康和血压稳定。
体重管理:肥胖是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应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运动方式可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不同性别患者运动偏好可能不同,男性可能更倾向于力量型运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运动损伤;女性可选择瑜伽等运动方式,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调节身心。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的患者运动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强度应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以不加重肾脏负担为原则。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重血管痉挛,升高血压;过量饮酒会影响血压调控机制。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戒烟,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等,通过抑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还可改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延缓肾功能恶化。ARB类药物如氯沙坦等,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同样具有降压和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但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干咳等不良反应,在使用时需注意观察。对于儿童患者,使用这类药物要谨慎,需严格评估其肾功能和血压情况,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对其肾功能的长期影响需要密切监测;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定期监测肌酐等指标。
钙通道阻滞剂(CCB)
如氨氯地平,通过阻滞细胞膜上的钙通道,抑制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CCB类药物降压效果平稳,对代谢影响较小。不同年龄患者使用CCB时,儿童患者要根据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老年患者可能因肝肾功能减退需要适当调整剂量,且要注意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的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和肾功能。药物选择上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非药物治疗方面要更加注重饮食的合理安排,保证营养支持的同时严格控制钠盐摄入,运动要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方式,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管理。
老年患者: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非药物治疗中,体重管理要考虑老年患者的骨骼健康等因素,运动要选择低强度、温和的方式,如散步等,饮食调整要兼顾营养需求和血压控制,家属要给予更多关心和照顾,帮助患者坚持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