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相关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指标。血常规中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尿常规可见尿白细胞增多、部分患者有镜下血尿、轻度炎症时尿蛋白少量,尿细菌学检查中涂片可初步找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肾功能方面早期急性肾盂肾炎血肌酐等正常,反复发作致慢性肾盂肾炎时血肌酐等升高,GFR会下降,不同年龄人群指标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等有其特点。
一、血常规指标
1.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一般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会增高。这是因为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免疫系统被激活,白细胞会聚集到感染部位发挥防御作用,中性粒细胞是参与急性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成分,其升高提示存在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染时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仍可通过白细胞及分类变化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肾盂肾炎相关感染。
二、尿常规指标
1.尿白细胞
尿中白细胞增多是肾盂肾炎较常见的指标异常。离心尿沉渣镜检白细胞数>5个/高倍视野即为白细胞尿,提示泌尿系统有感染性炎症。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由于尿路解剖生理特点,更容易出现白细胞尿,而且儿童肾盂肾炎时白细胞尿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炎症导致的白细胞渗出。
2.尿红细胞
部分肾盂肾炎患者尿常规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一般为镜下血尿。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肾盂、输尿管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到尿液中。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进行尿常规检查可能会影响尿红细胞结果,需要避开月经周期进行复查;儿童患者在留取尿标本时需要注意避免污染等情况影响结果判断。
3.尿蛋白
轻度肾盂肾炎患者尿蛋白一般为阴性或微量,当炎症较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少量蛋白尿。这是由于肾脏的滤过功能在炎症影响下略有改变,但一般程度较轻。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肾脏基础病变,肾盂肾炎时尿蛋白的变化需要结合其既往肾脏功能情况综合判断,因为老年患者肾脏储备功能下降,炎症对肾脏的影响可能更易表现出来。
4.尿细菌学检查
尿常规细菌涂片:可初步查找细菌,在革兰染色涂片中若能找到细菌,对肾盂肾炎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但该方法阳性率相对较低。对于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由于其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且肾盂肾炎可能合并其他复杂情况,尿细菌涂片的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尿培养: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对于指导抗生素的选用非常重要。一般要求留取清洁中段尿进行培养,儿童患者留取尿标本时需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因为儿童尿路短、宽,容易发生逆行感染,尿培养结果更需要准确判断。通常尿培养菌落计数>10CFU/ml时有诊断意义,但对于症状典型而培养阴性的患者,需要考虑是否为快速生长细菌感染、已使用抗生素等情况。
三、肾功能指标
1.血肌酐(Scr)
早期肾盂肾炎患者血肌酐一般正常,当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导致慢性肾盂肾炎,进而引起肾功能损害时,血肌酐会升高。血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血肌酐的正常范围有所差异。儿童的血肌酐正常范围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接近成人水平。老年患者由于肾脏本身的生理退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可能较早出现,需要密切监测血肌酐变化来评估肾功能情况。
2.尿素氮(BUN)
一般情况下,单纯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尿素氮正常,当肾功能受损时,尿素氮会升高。在婴幼儿患者中,由于其肾功能发育特点,尿素氮的变化也需要结合其他肾功能指标综合判断,因为婴幼儿的肾小球滤过率较低,基础尿素氮水平可能与成人不同,当发生肾盂肾炎时,尿素氮的升高更能提示肾功能受到影响。
3.肾小球滤过率(GFR)
通过同位素等方法测定的GFR能更准确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对于患有肾盂肾炎的患者,尤其是慢性肾盂肾炎患者,GFR会逐渐下降,这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在妊娠期女性患者中,由于妊娠本身对肾脏功能有一定影响,肾盂肾炎时GFR的变化需要谨慎评估,因为妊娠期肾脏生理状态改变可能干扰GFR的准确测定,需要结合孕妇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