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会通过炎症致基础代谢率升高、肠道吸收功能障碍、食欲减退与消化功能受影响等导致体重难以维持甚至减轻,不同人群如儿童、成年、老年患者体重减轻各有特点及应对方式,儿童影响生长发育需关注饮食等,成年影响生活工作效率要调整生活方式等,老年器官功能衰退更要注意饮食等。
一、炎症导致机体代谢改变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肠道炎症会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炎性介质的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这些炎性介质会影响机体的代谢过程,导致基础代谢率升高。研究表明,患者体内的炎性状态会使能量消耗增加,即使在休息状态下,身体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应对炎症反应,从而打破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使得体重难以维持甚至减轻。例如,多项临床研究通过测量能量代谢率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的基础能量消耗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二、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1.营养物质吸收减少
病变主要累及结肠,尤其是直肠和乙状结肠,肠道黏膜的炎症、溃疡等病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结肠是吸收水分、电解质和一些维生素、短链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的重要部位。当结肠发生炎症时,肠道黏膜的吸收面积减少,绒毛结构受损,影响营养物质的转运和吸收。比如,患者对铁、钙、维生素B12等的吸收会受到影响。有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铁吸收障碍,这与肠道炎症导致肠道黏膜对铁的转运蛋白功能异常有关。
肠道菌群失调也会间接影响营养吸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菌群失调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分解利用。例如,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可以帮助分解一些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但菌群失调后,这种分解利用功能下降,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食欲减退与消化功能受影响
1.食欲减退
肠道炎症产生的毒素以及炎性介质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患者的食欲中枢,导致患者食欲下降。同时,疾病带来的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也会使患者进食减少。比如,患者可能会因为腹部疼痛而不敢进食,或者进食后出现腹胀等不适,从而进一步减少食物的摄入。多项临床观察发现,相当一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现象,这直接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加重体重减轻的情况。
2.消化功能受影响
炎症影响胃肠道的消化酶分泌和胃肠蠕动功能。肠道炎症会使胰腺分泌消化酶的功能受到抑制,导致食物的消化不充分。而且,胃肠蠕动紊乱,可能出现蠕动过快或过慢的情况,过快的蠕动会使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缩短,营养物质还未来得及充分吸收就被排出体外;过慢的蠕动则会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腐败,也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例如,通过胃镜和肠镜检查可以发现患者胃肠道的蠕动节律异常,消化酶的分泌指标低于正常水平。
四、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1.儿童患者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重减轻的影响更为显著,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除了上述炎症、吸收、食欲等因素外,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未得到满足会严重影响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饮食情况,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尽量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蛋白质含量丰富且易消化的瘦肉、鱼类,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要及时带患儿就医,控制肠道炎症,以促进营养的正常吸收和生长发育。
2.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如果体重减轻明显,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身体的消耗。在饮食方面,要遵循高热量、高蛋白质、低渣的饮食原则,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饮食量和饮食时间。例如,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维持体重和身体机能。
3.老年患者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重减轻可能伴随着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营养吸收能力和耐受能力更差。要特别注意饮食的安全性和易消化性,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加重肠道负担。同时,需要定期监测体重变化,一旦发现体重持续减轻,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在控制炎症的基础上,注重营养的补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营养制剂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