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会引发肾小球病变和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球病变包括系膜区增宽(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见,高血糖等致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均可能出现,女性患者也易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因糖基化终产物沉积,随病程进展不同年龄患者增厚程度不同,男女患者均可发生)、结节性病变(较特征性,与系膜区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相关,病程长的患者更常见,各年龄段男女患者均可出现但概率受个体因素影响)、肾小球硬化(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是肾小球整体硬化,渐进过程与高血糖代谢紊乱致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等有关,各年龄患者随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男女患者类似;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是部分区域硬化,与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有关,各年龄男女患者发生情况因个体因素不同);肾小管-间质病变包括肾小管病变(高血糖影响重吸收致上皮细胞变性、萎缩等,各年龄患者病程长时病变更明显,男女患者类似)、间质病变(表现为间质纤维化和炎症细胞浸润,与高血糖长期刺激有关,年龄大、病程长患者病变程度重,男女患者表现类似)。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是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基底膜增厚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功能,导致蛋白质等物质的滤过增加。其发生机制与糖基化终产物在基底膜的沉积有关,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与蛋白质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形成糖基化终产物,沉积在基底膜上,使其增厚。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基底膜增厚的程度可能不同,一般病程越长,增厚越明显。男性患者同样会因高血糖等因素导致基底膜增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结节性病变(Kimmelstiel-Wilson结节)
这是糖尿病肾病较为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典型的Kimmelstiel-Wilson结节是在肾小球系膜区出现嗜酸性的玻璃样变结节。其形成与系膜区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密切相关,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促使系膜区不断沉积过多的基质,逐渐形成这种结节样病变。该病变在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结节性病变的概率相对较高,男性和女性患者均可出现,但具体的发生概率可能因个体的糖尿病控制情况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肾小球硬化
弥漫性肾小球硬化:表现为肾小球整体的硬化,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闭塞,肾小球细胞减少,基质增多。其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高血糖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如多元醇途径激活、蛋白激酶C活化等,导致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最终导致弥漫性肾小球硬化。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发展,都可能出现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病程较长的患者硬化程度往往更重。女性患者在糖尿病病程进展过程中,也会面临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的病理改变风险,与男性患者类似,但可能在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下,其发展速度或程度可能有一定差异。
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是指肾小球的部分区域发生硬化,病变呈局灶性分布。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可能与肾小球局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部分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局部细胞外基质积聚和细胞损伤,进而出现硬化。在糖尿病患者中,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的出现也与长期高血糖等因素相关,年龄和性别对其发生的影响与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类似,不同个体因糖尿病控制情况、遗传等因素,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情况会有所不同。
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管病变: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萎缩等改变。高血糖可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代谢紊乱,出现变性、萎缩等。例如,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可能与高血糖引起的细胞内代谢异常有关。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肾小管病变的程度可能不同,一般病程较长的患者肾小管病变相对更明显。女性患者在糖尿病病程中,肾小管也可能受到高血糖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病变,与男性患者类似,但在激素水平等因素作用下,可能在某些方面有差异。
间质病变:表现为间质纤维化和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是由于间质内成纤维细胞活化,合成过多的细胞外基质,导致间质逐渐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则是机体对肾脏损伤的一种免疫反应,多种炎症细胞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浸润到间质中。糖尿病患者出现间质病变同样与高血糖等因素长期刺激有关,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间质纤维化和炎症细胞浸润的程度往往更重,男性和女性患者在间质病变方面的表现类似,但具体程度受个体差异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