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常规检查有尿液检查(尿蛋白、血尿)和血液检查(肾功能、补体);肾穿刺活检是确诊iga肾病金标准,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其他辅助诊断手段有局限性,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患者肾穿刺活检需权衡风险获益,肾穿刺活检是确诊关键但其他检查不能替代。
一、iga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
1.尿液检查
尿蛋白:多数iga肾病患者会出现尿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反映尿蛋白丢失的程度,一般在0.5-3.5g/24h之间,但也有部分患者尿蛋白量更多。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约有一定比例的iga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达到肾病综合征范围。
血尿:几乎所有iga肾病患者都存在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镜下血尿表现为尿沉渣中红细胞增多,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可超过3个;肉眼血尿常因感染等诱因发作,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色等。
2.血液检查
肾功能:早期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血清肌酐可逐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例如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血清肌酐会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提示肾功能受损。
补体:多数iga肾病患者血清补体C3正常,补体C4也多正常,这与其他一些肾小球疾病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不同,后者常伴有补体C3降低。
二、肾穿刺活检在iga肾病诊断中的作用
1.确诊iga肾病的金标准
肾穿刺活检是通过获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iga肾病的重要方法。在病理下,iga肾病的典型表现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通过肾穿刺活检可以准确看到肾小球的病理改变情况,包括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基质增多情况、是否有新月体形成等,从而确诊iga肾病。例如大量的临床病理研究都证实,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中系膜区iga沉积是诊断iga肾病的关键依据。
2.其他辅助诊断价值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通过肾穿刺活检可以判断肾小球病变的分级,如根据Lee氏分级或Oxford分型等对iga肾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Lee氏分级将iga肾病分为Ⅰ-Ⅴ级,Ⅰ级病变较轻,仅见轻度系膜增生;Ⅴ级病变较重,有广泛的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等。Oxford分型则从系膜细胞增生(M)、内皮细胞增生(E)、节段性硬化(S)、细胞性新月体(C)四个方面进行评分,不同的评分情况反映病情的不同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指导治疗:根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果病理显示病变较轻,可能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等;如果有较明显的系膜细胞增生、新月体形成等情况,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三、并非只有肾穿刺才能辅助诊断iga肾病,但肾穿刺是确诊关键
1.其他辅助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虽然尿液检查和血液检查等可以为iga肾病的诊断提供线索,但不能确诊。例如单纯的血尿和尿蛋白阳性可能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不能仅凭这些就确诊为iga肾病。一些其他的肾小球疾病如薄基底膜肾病等也可能出现血尿,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能有尿蛋白异常,所以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
影像学检查如B超等主要是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等,对于iga肾病的诊断价值有限,不能直接明确肾小球的病理改变情况,无法确诊iga肾病。
2.特殊人群的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iga肾病患者在进行诊断时,肾穿刺活检虽然是确诊的重要手段,但对于一些不能配合或者有出血倾向等特殊情况的儿童,需要谨慎考虑。此时可以先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尿液和血液等常规检查进行初步评估,但是最终明确诊断还是需要肾穿刺活检,不过会更加权衡肾穿刺的风险和获益。例如对于年龄较小、配合度差的儿童,在进行肾穿刺前会充分评估其身体状况,如凝血功能等,确保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以明确诊断。
老年患者:老年iga肾病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诊断时,肾穿刺活检同样是确诊的关键,但需要更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心、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以及凝血功能等,因为老年患者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在进行肾穿刺前,会详细检查患者的凝血指标,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肾穿刺活检明确iga肾病的诊断。
总之,肾穿刺活检是确诊iga肾病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辅助诊断手段,不过其他检查手段不能替代肾穿刺活检来明确iga肾病的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