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尿毒症性心肌病的重要手段,经胸超声心动图为常用方法,必要时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需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结构方面有心室腔改变(左、右心室腔在进展期可扩大)、室壁厚度改变(左、右室壁可正常、变薄或增厚)、瓣膜情况改变(二尖瓣、三尖瓣可出现反流),功能方面有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缩短分数降低)和舒张功能(E/A比值异常、等容舒张时间延长)改变,儿童、老年、女性患者超声表现各有特点,超声检查能为尿毒症性心肌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提供依据并需结合不同人群特点精准评估与决策。
一、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尿毒症性心肌病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必要时可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时需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指标,包括心室腔大小、室壁厚度、心肌运动、瓣膜情况以及心功能参数等。
二、结构方面的超声表现
(一)心室腔改变
1.左心室腔: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腔往往扩大,尤其是在疾病进展期。这是因为尿毒症导致体内代谢紊乱,毒素蓄积等因素影响心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心肌细胞受损,心肌重构,使得左心室腔代偿性扩张。
2.右心室腔:部分患者也可出现右心室腔扩大,但相对左心室腔扩大可能不那么典型,不过在病情较重时也会有明显的右心室腔扩张表现。
(二)室壁厚度
1.左室壁厚度:早期可能无明显增厚,随着病情发展,部分患者可出现室壁厚度改变。有些患者室壁厚度正常,而有些可能出现室壁变薄,这与心肌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以及毒素对心肌的损伤有关,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导致室壁变薄。
2.右室壁厚度:右室壁厚度也可能出现相应改变,如增厚或变薄,具体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心肌受累的情况。
(三)瓣膜情况
1.二尖瓣:可出现二尖瓣反流,这是由于左心室腔扩大,导致二尖瓣环扩张,瓣叶对合不良,从而引起二尖瓣反流。反流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2.三尖瓣:同理,右心室腔扩大可能导致三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也是尿毒症性心肌病常见的瓣膜改变之一。
三、功能方面的超声表现
(一)收缩功能
1.左室射血分数(LVEF):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往往降低,正常LVEF应大于50%,而患者可能低于此值。这是因为心肌受损,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心脏射出的血液量减少。
2.缩短分数(FS):缩短分数也会降低,FS正常约为25%-40%,患者的FS值会低于正常范围,反映了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下降。
(二)舒张功能
1.E/A比值:舒张功能早期可出现异常,E/A比值可能异常。正常E/A比值应大于1,而在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中,可能出现E/A比值降低等改变,提示舒张功能受损,这与心肌僵硬度增加等因素有关。
2.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容舒张时间可能延长,反映心室舒张期的充盈异常。
四、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尿毒症性心肌病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超声表现可能有其特殊性。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肌对尿毒症毒素的反应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在超声检查时,需要更加精准地测量各项指标,因为儿童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与成人有差异。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整体病情,因为尿毒症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显著,超声检查要在保证检查安全的前提下,准确评估心脏情况。
(二)老年患者
老年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往往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超声表现可能会受到这些基础疾病的干扰。在评估时,要综合考虑老年患者的多系统病变情况。老年患者心肌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行性变,尿毒症进一步加重心肌损害,超声检查时要注意区分原发和继发的心脏改变,更细致地观察心室腔、室壁厚度、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为综合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三)女性患者
女性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在超声表现上与男性可能无明显本质差异,但需要考虑女性的生理特点,如月经周期等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不过在病情评估和治疗决策时,要结合女性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可能存在的妊娠相关风险(如果有生育需求)等,但超声检查本身主要聚焦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要准确获取心脏相关指标来指导针对尿毒症性心肌病的治疗。
总之,尿毒症性心肌病的超声表现涉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多个方面,通过超声心动图的详细检查,可以为尿毒症性心肌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精准的超声评估和综合的临床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