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3期属中度慢性肾脏病,其严重程度需综合肾功能指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病情进展影响因素考量,包括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有变化、易出现心血管等系统并发症、病情进展受基础病因、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等影响,需重视并积极控相关因素延缓进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与预后。
一、肾功能指标情况
1.肾小球滤过率(eGFR)范围:慢性肾病3期的肾小球滤过率处于30-59ml/(min·1.73m2)之间。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此阶段肾功能已经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肾脏处理代谢废物、调节水盐电解质平衡等功能均受到一定影响。例如,对于年龄不同的人群,3期慢性肾病时肾小球滤过率的意义有所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功能尚未完全成熟,3期慢性肾病对其生长发育、内环境稳定等方面的影响可能更为复杂,需要密切关注其生长指标、电解质平衡等情况;而老年人本身肾功能随年龄增长有生理性减退,3期慢性肾病会进一步加重其已相对薄弱的肾功能,更容易出现水钠潴留、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2.其他相关指标:还可能伴有尿蛋白异常等情况,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能会高于正常范围,尿中出现更多的蛋白质意味着肾脏的滤过屏障受到较明显破坏,蛋白质的丢失会影响机体的营养状况等,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影响不同,比如长期高强度运动的人群,3期慢性肾病时尿蛋白丢失可能会加重肌肉蛋白质的消耗,影响运动能力和身体恢复;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尿蛋白异常可能会加速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因为蛋白尿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影响
1.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慢性肾病3期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由于肾功能减退,体内的毒素排泄障碍,会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贫血等情况,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损伤心血管系统。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高血压会直接损害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贫血会使心脏代偿性地增加泵血功能,长期如此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心肌肥厚等。对于不同性别而言,女性在慢性肾病3期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相对男性可能有不同的表现特点;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会进一步升高,因为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2.代谢紊乱:会出现糖代谢紊乱,慢性肾病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不佳。这与肾脏对胰岛素的代谢等功能异常有关,糖代谢紊乱会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慢性肾病3期时病情会相互影响,加重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脂代谢紊乱,血脂异常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不同饮食结构的人群,如长期高脂饮食的人群,在慢性肾病3期时脂代谢紊乱可能更为严重。
3.骨骼系统并发症:可导致肾性骨病,由于肾功能减退,维生素D活化障碍、磷代谢紊乱等,会出现骨质疏松、骨软化等问题,影响骨骼的强度和结构,增加骨折的风险,对于老年人等本身骨骼质量相对较差的人群,肾性骨病会明显增加骨折的发生几率,影响生活质量。
三、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
1.基础病因:如果基础病因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病情进展速度可能相对与一些继发性肾病不同,比如由糖尿病肾病引起的慢性肾病3期,病情进展往往与血糖控制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等密切相关;如果是由高血压肾损害导致的,病情进展与血压的长期控制水平紧密相连,血压控制不佳会加速肾功能恶化。
2.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反之则会加速。比如合理的饮食,遵循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等原则,对于控制血压、减轻肾脏负担非常重要,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和高血压,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肾脏负担;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对慢性肾病3期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积极意义,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肾脏和心血管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3.治疗依从性:患者是否严格遵循治疗方案也至关重要。比如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延缓肾功能恶化;如果不依从治疗,血压持续升高,会加速肾功能减退。对于儿童患者,家长的治疗依从性尤为关键,要确保儿童按时接受相关治疗和监测,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稳定的内环境,慢性肾病3期若治疗不依从,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未来健康。
慢性肾病3期虽然不如晚期肾病那样极度严重,但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通过积极控制相关因素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