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保证营养均衡,能量与宏量营养素要合理摄入,微量营养素也不能忽视;急性期选低渣易消化食物,缓解期逐渐增加合适食物种类;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和不耐受食物;注意定时进餐和细嚼慢咽;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满足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要注重营养均衡易消化及结合基础疾病调整饮食。
一、保证营养均衡
(一)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情况,需保证充足能量供应。碳水化合物是主要供能物质,应选择易消化的来源,如精制谷物(大米、白面等),每天可提供约占总能量50%-60%的热量。蛋白质摄入要充足且优质,可选择瘦肉(如鸡胸肉、鱼肉)、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根据体重计算,一般为1.0-1.5g/kg体重,以维持机体正氮平衡,促进肠道修复。脂肪选择易消化的,如橄榄油、鱼油等,占总能量20%-30%为宜。
(二)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方面,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对肠道黏膜修复有帮助。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新鲜蔬菜(如西兰花、青椒)和水果(如橙子、草莓)等;B族维生素在全麦谷物、瘦肉、豆类中含量较多。矿物质如锌、铁等也很重要,锌参与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可从瘦肉、坚果中获取;铁可预防贫血,动物肝脏、红肉是良好来源,但需根据患者具体贫血情况调整摄入,若患者存在铁吸收障碍则可能需要额外补充铁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选择合适食物
(一)急性期饮食
在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肠道炎症明显,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应选择低渣、易消化的食物。可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去油的肉汤、蛋花汤、豆腐脑等。避免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等,以免加重肠道负担,刺激肠道引起痉挛疼痛。同时,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适宜,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都可能刺激肠道,加重不适。
(二)缓解期饮食
当病情进入缓解期后,可逐渐增加食物种类,但仍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低渣食物,如精制米面制作的面条、馒头,去皮的嫩肉、鱼肉,以及含果胶丰富的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过也要注意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可能对某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仍较敏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例如,对于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缓解期饮食需更加精细,避免过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保证营养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可将食物切碎、煮烂后食用。
三、避免触发食物
(一)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过酸食物(如醋、柠檬等)、过甜食物(如奶油蛋糕、糖果等)以及咖啡、酒精等都可能刺激肠道,诱发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或加重症状。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也会对肠道黏膜产生不良影响,应劝其戒烟。
(二)不耐受食物
部分患者可能对特定食物不耐受,如有些人对乳制品中的乳糖不耐受,食用牛奶、奶酪等后会出现腹胀、腹泻加重等情况,这类患者应避免食用含乳糖的食物,可选择无乳糖奶制品或其他钙的来源,如豆制品等。另外,对于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老年人,由于其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引起不适的食物,且要保证饮食的多样化以维持营养,但需根据个体对不同食物的反应进行调整。
四、注意饮食规律
(一)定时进餐
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每日可分为3-5餐,避免过饥或过饱。定时进餐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的消化节律,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轻肠道负担。例如,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由于生长发育快,更需要规律进餐以保证营养供应,可安排每天3次正餐和2-3次加餐,加餐可选择酸奶、水果等易消化的食物。
(二)细嚼慢咽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这样可以减轻肠道消化负担,使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吸收。对于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或存在咀嚼功能减退的患者,更要注意这一点,细嚼慢咽能减少粗糙食物对肠道黏膜的机械性刺激。
五、特殊人群饮食注意
(一)儿童患者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饮食护理上除了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外,要特别注意保证足够的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由于儿童处于生长阶段,对蛋白质、维生素等的需求相对较多,但要选择适合儿童消化的食物形式。例如,保证充足的奶制品摄入(若不存在乳糖不耐受情况)以获取钙等营养成分,同时根据病情调整食物质地,如将食物制作成泥状、糊状等,方便儿童消化吸收。
(二)老年患者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饮食上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同时,要注意食物的安全性,避免食用变质食物,防止肠道感染加重病情。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