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孕吐原因未完全明确,与激素变化、嗅觉味觉敏感、个体差异等有关,表现分轻度、中度、重度,应对措施有饮食调整(少量多餐、选清淡易消化食物)、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休息、保持心情舒畅),不同程度孕吐医疗干预不同,高龄、有既往病史、心理状态特殊的孕妇需特别注意。
激素变化:怀孕后,女性体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会迅速升高。一般认为hCG可能是导致孕吐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从而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
嗅觉和味觉敏感:孕期女性的嗅觉和味觉变得更为敏感,一些平时不太会引起不适的气味或食物味道,在孕期可能会刺激孕妇产生孕吐反应。比如原本喜欢的某种食物气味,此时可能会让孕妇感到恶心。
个体差异:不同的孕妇孕吐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存在很大个体差异。这与孕妇的体质、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例如,有些孕妇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对怀孕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更敏感,可能更容易出现较严重的孕吐;而体质较好的孕妇孕吐可能相对较轻。
孕吐的表现形式
轻度孕吐:孕妇可能只是在早晨起床后有轻微的恶心感,偶尔出现呕吐,呕吐次数较少,一般不影响进食和日常生活,对身体的营养状况影响不大。这种情况在大多数孕妇中较为常见,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医疗干预,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多可缓解。
中度孕吐:孕妇恶心、呕吐的频率有所增加,除了早晨外,白天也可能会经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量相对较多,但仍能进食一些清淡的食物,体重可能会有轻度下降,但一般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此时需要关注孕妇的营养摄入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通过口服补液等方式来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
重度孕吐(妊娠剧吐):孕妇频繁剧烈呕吐,不能进食,甚至进水也会吐出,体重明显下降,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如出现尿量减少、皮肤干燥、乏力、头晕等症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孕吐的应对措施
饮食调整:
少量多餐:孕妇可以将一天的饮食分成多次进食,每次吃少量的食物。例如,每天吃5-6餐,每次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饼干、面包、米粥等。这样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减少呕吐的发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及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清淡的汤类等。比如可以喝一些蔬菜汤、水果汁等,既补充营养又容易消化。
生活方式调整:
保证充足休息:孕妇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夜间睡眠质量要好,白天也可以适当安排短时间的小憩。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缓解身体的疲劳,减轻孕吐症状。一般来说,孕妇每天需要保证7-8小时的夜间睡眠,白天再安排1-2小时的午休。
保持心情舒畅: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会加重孕吐症状。孕妇可以通过听轻音乐、散步、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例如,每天抽30分钟左右的时间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放松心情。
医疗干预情况:
轻度孕吐:一般通过上述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即可缓解,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但要密切观察孕妇的情况,如果孕吐有加重趋势,需要及时调整措施。
中度孕吐:在饮食调整的基础上,如果孕妇仍不能维持基本的营养摄入,可能需要进行静脉补液等支持治疗,以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重度孕吐(妊娠剧吐):必须及时住院治疗,进行严格的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通过静脉途径补充足够的水分、葡萄糖、电解质等,以维持孕妇的身体正常代谢,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特殊人群(孕妇)的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严重孕吐(妊娠剧吐)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高龄孕妇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孕期生理变化的适应能力可能不如年轻孕妇。所以高龄孕妇更要密切关注自己的孕吐情况,一旦出现中度以上孕吐,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防止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有既往病史的孕妇:如果孕妇有胃肠道疾病等既往病史,孕期孕吐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症状,或者原有疾病也可能会影响孕吐的处理。例如,孕妇既往有胃溃疡病史,孕吐时频繁的呕吐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溃疡复发或加重。所以这类孕妇在孕期要更加注重饮食的调整,遵循医生针对其既往病史制定的特殊饮食和护理方案,并且要密切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心理状态特殊的孕妇:对于心理压力大、容易焦虑的孕妇,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帮助孕妇缓解心理压力。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帮助孕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因为心理状态对孕吐的影响较大,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孕吐症状。例如,家人可以定期陪孕妇参加孕妇瑜伽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既放松身心又有助于缓解孕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