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有多种症状表现,血尿可呈肉眼或镜下,受多因素影响;蛋白尿有不同程度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水肿有不同部位及相关因素;高血压有不同程度及相关因素;肾功能损害早期可能无特异表现,进展到晚期有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等多种表现,且各症状表现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多因素影响。
表现形式: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外观呈洗肉水样或血色,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等)、急性感染等诱因后数小时至1-2天内出现。镜下血尿则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即尿沉渣中红细胞计数异常增多。
年龄与性别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出现,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儿童中,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肉眼血尿相对更为常见,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上呼吸道感染易诱发IgA肾病相关。
生活方式影响:若患者本身有劳累、感染等情况,更易触发血尿症状。例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遭受病原体侵袭,从而引发血尿等IgA肾病相关症状。
病史影响:有过IgA肾病既往病史的患者,若再次遭遇感染等诱因,血尿症状可能更容易复发。
蛋白尿
表现形式:轻度蛋白尿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能在0.5-1.0g左右,此时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呈弱阳性等;中度及重度蛋白尿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超过1.0g,甚至可达数克,尿液中可出现较多泡沫,且长时间不消失。
年龄与性别影响:不同年龄阶段均可出现蛋白尿,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显著性别差异。在儿童患者中,蛋白尿可能相对隐匿,往往通过常规体检发现尿常规异常进而被察觉。
生活方式影响:高蛋白饮食、剧烈运动等生活方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蛋白尿的情况。长期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滤过负担,可能使蛋白尿增多;剧烈运动后也可能出现一过性蛋白尿,但一般休息后可恢复,若为持续性蛋白尿则需警惕IgA肾病等肾脏疾病。
病史影响:有IgA肾病病史的患者,若未良好控制病情,蛋白尿可能会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且随着病情进展,蛋白尿可能逐渐加重。
水肿
表现形式:可表现为眼睑水肿、下肢水肿等。早期多为晨起眼睑水肿,活动后可稍缓解;病情进展后,可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波及全身。
年龄与性别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和女性无明显性别差异。儿童患者出现水肿时,家长可能更容易发现孩子眼睑等部位肿胀。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低蛋白饮食、饮水过多且排水不畅等生活方式可能与水肿发生相关。例如长期营养不良导致低蛋白血症,会引起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水肿;饮水过多而肾脏排水功能异常时,也易出现水肿。
病史影响:IgA肾病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肾功能逐渐减退,水钠潴留加重,水肿症状会逐渐明显且难以缓解。
高血压
表现形式:可为轻度高血压,血压值在140/90mmHg左右,也可为中重度高血压,血压可高于160/100mmHg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年龄与性别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出现高血压,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显著性别差异。在老年IgA肾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且更容易出现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
生活方式影响: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盐饮食会使体内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也与高血压的发生相关。IgA肾病患者若本身存在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高血压的程度。
病史影响:IgA肾病患者若病情累及肾脏的血管等结构,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导致水钠代谢紊乱等,容易并发高血压,且随着病情进展,高血压可能逐渐难以控制。
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
早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表现,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肌酐轻度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等,此时可能仍无明显自觉不适。
进展到晚期:可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还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钙磷代谢紊乱,可出现骨痛、皮肤瘙痒等;水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等。
年龄与性别影响:老年患者肾功能损害进展相对更快,且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症状可能更为明显。男性和女性在肾功能损害晚期的表现无明显性别差异,但老年男性可能在基础疾病等方面与老年女性有所不同,不过这对IgA肾病肾功能损害的表现本身影响不大,主要还是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相关。
生活方式影响:不合理的饮食(如高磷、高钾饮食等)、过度劳累等生活方式会加重肾功能损害的进展。例如长期高磷饮食会加重钙磷代谢紊乱,不利于肾功能的维持;过度劳累会增加身体负担,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等,从而加速肾功能损害。
病史影响:有IgA肾病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肾功能损害会逐渐加重,上述相关表现也会逐渐凸显且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