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的最佳锻炼方式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小脑萎缩患者可通过平衡训练(单人、闭眼、单腿站立)、步态训练(慢走、快走、跨越障碍物行走)、协调训练(指鼻、对指、跟-膝-胫试验)、有氧运动(游泳、太极拳)及认知与运动结合训练(边运动边数数、运动中记忆物品位置)来改善相关功能,各训练根据不同情况有相应的次数、时间等要求。

一、平衡训练

1.单人站立:双脚并拢,专注于保持身体平衡,可从每次站立10-15秒开始,逐渐增加时间,每天进行3-5次。对于有小脑萎缩的人群,单人站立能锻炼本体感觉和核心稳定性,有助于维持身体平衡能力,年龄较大的患者可借助墙壁等辅助物增加稳定性。

2.闭眼站立:在单人站立基础上,闭上眼睛,增加平衡难度,提高平衡感的训练效果。一般每次闭眼站立5-10秒,每天进行3-4次。闭眼站立时,对平衡系统的依赖更多来自本体感觉,能更有效地锻炼小脑对平衡的调节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可根据自身平衡能力适当调整时间和次数。

3.单腿站立:单腿站立能进一步强化腿部和核心肌肉的力量以及平衡能力。开始时可选择扶着桌椅等稳定物进行,每次单腿站立10-15秒,左右腿交替进行,每天3-4组。单腿站立对于改善身体的平衡控制至关重要,不同年龄患者需注意站立时的安全,避免摔倒。

二、步态训练

1.慢走训练:缓慢行走,注意保持正确的步态,如脚跟先着地,再过渡到脚掌。每次慢走100-200米,每天进行2-3次。慢走有助于患者适应正常的行走节奏,锻炼下肢肌肉的协调性和小脑对步态的调控能力,对于有小脑萎缩导致步态异常的患者,可根据自身体力调整行走速度和距离。

2.快走训练:在慢走基础上逐渐增加行走速度,但要保证步态的稳定性。每次快走50-100米,每天2-3次。快走能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同时进一步锻炼小脑对快速行走时平衡和步态的调节,年龄较大或体力较弱的患者要注意控制快走的强度和时间。

3.跨越障碍物行走:设置一些低矮的障碍物,如小木桩等,让患者跨越行走。每次跨越5-10个障碍物,每天进行2-3次。跨越障碍物行走能提高患者对空间距离的感知和步态的灵活性,锻炼小脑在复杂环境下对步态的调整能力,不同年龄患者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高度的障碍物。

三、协调训练

1.指鼻试验:患者手臂伸直,用食指指尖准确指向自己的鼻尖,先睁眼进行,再闭眼进行。每次指鼻10-15次,每天3-4组。指鼻试验可以锻炼手部和上肢的协调能力以及小脑对运动的精准控制,不同年龄患者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避免因不协调导致手指受伤。

2.对指试验:双手交替用食指指尖去触碰对侧手的掌心,先慢后快。每次对指10-20次,每天3-4组。对指试验能锻炼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小脑对双手运动的协调调控,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需要在家人协助下进行,以确保动作规范。

3.跟-膝-胫试验:患者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将脚跟放在对侧膝盖上,然后沿胫骨前缘缓慢下滑。左右腿交替进行,每次试验5-10次,每天2-3组。跟-膝-胫试验可锻炼下肢的协调运动能力和小脑对下肢运动顺序的调控,对于有小脑萎缩导致下肢协调障碍的患者,要注意动作的缓慢和准确,避免摔倒。

四、有氧运动

1.游泳: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对小脑萎缩患者较为友好。在水中身体受到浮力作用,能减轻关节负担,同时游泳时需要协调全身肌肉运动来保持身体平衡和前进。一般每周进行2-3次游泳,每次30-60分钟。不同年龄的患者可根据自身游泳水平选择合适的泳姿,如蛙泳、自由泳等,年龄较小的患者需在成人陪同下游泳,确保安全。

2.太极拳: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注重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练习太极拳时需要不断调整身体姿势和动作的连贯性,能有效锻炼小脑的平衡和协调功能。每天可进行1-2次太极拳练习,每次20-30分钟。不同年龄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太极拳套路,如简化太极拳等,年龄较大的患者要注意动作的幅度和力度,避免过度劳累。

五、认知与运动结合训练

1.边运动边数数:在进行上述平衡、步态、协调等训练时,同时进行数数。例如在慢走时,每走几步就数一个数,从1开始数。这样可以在锻炼运动功能的同时,刺激大脑的认知功能,增强大脑对运动的调控能力。每次训练中数数的次数可根据训练时长和患者能力调整,每天进行3-4次这样的结合训练。不同年龄患者要根据自身的运动和认知能力合理安排数数的节奏,避免因分心影响运动训练效果。

2.运动中记忆物品位置:在运动过程中,记住周围一些物品的位置,如在公园散步时记住长椅、树木等的位置,然后在运动结束后尝试回忆。这种认知与运动结合的训练能同时锻炼小脑的运动调控和大脑的认知记忆功能,每天可进行1-2次这样的训练,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左右。不同年龄患者可根据环境的复杂程度调整记忆物品位置的难度,年龄较大的患者可选择相对简单的环境进行训练。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小脑萎缩
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机体运动的作用,小脑萎缩在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一种疾病,一般是由于多神经系统遗传、退行性变等因素累及小脑的一种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轻度的脑萎缩能康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般头轻度脑萎缩的病人是不能治愈的,可以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轻度脑萎缩的病人,可能会再次表现出记忆力减退,头晕心慌神经衰弱的症状,可以多举办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到医院复查。
老人脑萎缩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人脑萎缩能够缓解,但不能根治。脑萎缩是一种脑部结构和形态的改变。老年人脑萎缩,是一种神经元的变性疾病,或是大脑的退化,可以经过药物来控制症状的恶化,但无法根治。一般是以大脑萎缩为主,一般没有任何症状,但严重的会表现出痴呆,记忆力下降等表现。
脑萎缩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萎缩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是根据医生的指导经过静脉输液营养细胞和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当表现出脑萎缩的时候需要到医院做一个脑部ct检查,看一下脑萎缩的病变范围和大小然后再进行治疗,脑萎缩会造成患者表现出记忆力减退或者是头痛、头晕的症状。在平常生活中要定时的到医院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还要控制好自
脑萎缩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有生理性原因也有病理性原因。随着年龄增加小脑也防止不了表现出萎缩,是正常生理现象,病理性现象例如遗传性共济失调会表现出小脑萎缩会明显或是一氧化碳中毒,脑外伤都可能会造成小脑萎缩,若是病理性需要及时治疗。
年轻人的轻度脑萎缩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度脑萎缩也是比较严重的,正常很难完全逆转这种疾病,轻度脑萎缩可能和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现阶段只有药物改善大脑循环和新陈代谢的情况,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但不能治愈疾病。比如尝试用神经营养药物、神经功能锻炼,甚至高压氧等治疗。
皮层脑萎缩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皮层萎缩的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因为会使病人失去一定的行动能力和思考能力,如果治疗的话也是要及时的缓解这个病情,但是很难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很有可能导致复发。建议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来控制这个病情,避免越来越严重。
老年性脑萎缩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性脑萎缩不可治好的,萎缩是不可逆的。但治疗过程可以移植生物细胞到患者体内,使其分化再生为神经元,经过补充还原的脑细胞,可以激活内源性生物细胞,经过分泌细胞因子修复损伤的神经细胞,恢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因此改善脑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
是什么原因导致脑萎缩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现阶段造成脑萎缩大致有两种主要原因。第一、生理性脑萎缩:在生理条件下,人们一旦步入中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组织部分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老化,组织细胞功能退化,所以,患上脑萎缩并不稀奇。第二、病理性脑萎缩:脑组织细胞在各种疾病的影响下,细胞的功能损伤,坏死,表现出局限性的萎缩。比如:脑血管
怎样防止脑萎缩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避免脑萎缩要从避免造成脑萎缩的一些疾病和外界因素入手。如:一、戒烟酒,长时间的饮酒会造成酒精中度,过度抽烟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可以破坏脑实质促使神经细胞萎缩。二、预防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这些疾病可以使脑血管长时间缺血而造成脑萎缩。三、理疗、按摩、功能锻炼对
脑萎缩能恢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是无法彻底恢复的,所以,患有这种疾病的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因此提高生活质量。此外,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不要吃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改变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并且定期到医院复查,
腔隙性脑梗死引起脑萎缩
肖新桃 主任医师
娄底市中心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死有可能会引起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是由脑深穿动脉闭塞引起的,病因多为脑动脉硬化闭塞,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等。腔隙性脑梗死急性期,可给予抗血小板的聚集,口服双抗血小板的药物或者除颤抗凝等治疗。与其他类型的脑梗塞相比,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恢复较好,但是也需要重视腔隙脑梗的后续治疗、康复治疗才能够达到
脑起搏器对脑萎缩有用吗
张宇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本身是影像上的表现,做磁共振发现小脑有萎缩。会带来不同的症状,比如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所谓共济失调就是上肢拿东西不稳,用筷子夹菜,但是送不到嘴里。下肢症状就是走路的问题,脚底像踩棉花一样,深一脚浅一脚。所以这种共济失调的表现,应用起搏器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小脑萎缩也有可能还有其它的问题,比如引起小脑性震颤,小脑的齿状核功能缺失以后造
老年痴呆和脑萎缩一样吗
毛之奇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老年痴呆里的阿尔茨海默病,主要的病理表现为脑萎缩,老年痴呆病人随着病情的进展,脑萎缩较为严重,且非常明显,最后会像瘪了的核桃。但是,很多病人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会明确脑萎缩,此时应避免过度紧张。人随着老龄化也会出现脑萎缩,但脑萎缩不一定会引起老年痴呆。
脑出血后遗症脑萎缩的表现
蒋同伯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说明脑出血位置在小脑,由于脑出血压迫导致小脑萎缩。小脑主要起到调节平衡的功能,所以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的主要表现为平衡方面出现障碍,比如行走不稳、恶心、呕吐、天旋地转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临床表现采取相关的治疗,以缓解相关不适症状。
中医能否治疗橄榄体脑桥脑萎缩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属于一种神经病性的疾病。大多数表现为帕金森综合症的临床表现,首先要根据患者是否属于肌强直还是震颤,还是属于步态异常等症状。从症状层面来判断,中医大多数治疗效果是不会好的,但可能会延缓疾病的发展。一般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大多数能够有效的延缓病情的发展。
如何治疗橄榄体脑桥脑萎缩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治疗分为四个层面。第一、病因治疗。如果是变性性疾病,主要是年龄老化造成的,主要跟遗传相关。遵医嘱使用抗氧化应激药物来进行治疗;第二、根据相对应的症状进行治疗。如果病人出现震颤或者运动循环,临床上,主要按照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标准来进行用药;第三、延缓疾病的发展,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一般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修复治疗,如丁苯酞,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