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肾炎包括急性和慢性,急性与药物、感染、自身免疫病等相关,慢性与慢性感染、药物中毒、代谢疾病等相关,临床表现有急慢之分,诊断靠实验室和病理检查,治疗分急慢性且有不同原则,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分类及特点
急性间质性肾炎(AIN):
药物相关:许多药物可引起,如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发病机制多与免疫反应有关,患者多在用药后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过敏表现,同时伴有肾功能突然减退,实验室检查可见尿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例如,有研究显示使用某些抗生素后,约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发生急性间质性肾炎相关的肾功能异常。
感染相关:细菌、病毒等感染可导致,细菌感染如肾盂肾炎,病原体侵袭肾间质引发炎症;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等,也可累及肾间质出现急性间质性肾炎表现,患者常伴有相应感染的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同时肾功能快速变化。
其他: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可累及肾间质,患者除有自身免疫病的多系统表现外,还会出现肾功能改变,实验室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等。
慢性间质性肾炎(CIN):
慢性感染:如慢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长期的细菌感染刺激肾间质,导致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患者可有反复的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进行性下降。
药物及中毒: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广防己、关木通等)、某些重金属(铅、镉等)中毒,这些因素长期损伤肾间质和肾小管,慢慢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例如长期接触铅的工人,易出现慢性间质性肾炎相关表现,肾功能逐渐减退,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肾小管功能异常,如尿浓缩功能下降等。
代谢性疾病相关:如糖尿病肾病,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肾间质微血管病变、间质纤维化,进而发展为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有糖尿病病史,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表现,同时伴有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等。痛风性肾病也是代谢性疾病相关的慢性间质性肾炎,血尿酸长期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间质,引起炎症反应和间质损伤,患者有痛风病史,出现肾功能减退及相应的泌尿系统表现。
临床表现
急性间质性肾炎:起病较急,患者可出现腰痛、尿量改变(少尿或非少尿性)、血尿、蛋白尿等,肾功能可在短时间内恶化,血肌酐升高。同时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皮疹、关节痛等过敏表现。
慢性间质性肾炎: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仅有轻度夜尿增多、乏力等,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表现,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贫血、高血压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肾小管功能受损相关指标异常,如尿比重降低、尿渗透压下降等,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尿中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可有轻度蛋白尿;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尿蛋白一般为轻度,以小分子蛋白尿为主,尿沉渣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肾功能检查:急性间质性肾炎血肌酐、尿素氮短期内明显升高;慢性间质性肾炎血肌酐、尿素氮逐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血液免疫学检查:对于考虑与免疫相关的间质性肾炎,可进行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等检查,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间质性肾炎可检测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
病理检查:肾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间质性肾炎的金标准,通过光镜、免疫荧光、电镜检查可以明确肾间质、肾小管的病变情况,区分急性和慢性间质性肾炎,以及明确病因,如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在病理上可见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等表现。
治疗原则
急性间质性肾炎:
去除病因:立即停用可疑药物,控制感染等。例如,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停用相关药物后,部分患者肾功能可逐渐恢复。
免疫抑制治疗:对于重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等,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间质炎症。
对症支持: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对于少尿患者可适当进行利尿等对症处理。
慢性间质性肾炎:
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糖尿病、痛风等基础疾病,如严格控制血糖、血尿酸等,延缓病情进展。
延缓肾功能恶化:使用延缓肾功能进展的药物,如ACEI或ARB类药物(如依那普利、氯沙坦等,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使用,尤其要关注肾功能情况),同时注意避免肾毒性因素,如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
对症治疗:针对肾功能不全的各种并发症进行治疗,如纠正贫血、控制高血压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发生间质性肾炎时,由于其生理特点,在诊断和治疗上需更加谨慎。例如在药物选择上,要避免使用对儿童肾毒性大的药物,儿童急性间质性肾炎多与感染或药物过敏有关,在治疗时去除病因更为关键,同时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因为儿童肾功能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肾功能恶化可能更快。
老年人:老年人患间质性肾炎时,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诊断时要注意与多种疾病引起的肾功能改变相鉴别。治疗上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情况,药物选择需更加谨慎,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代谢能力下降。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生间质性肾炎较为特殊,治疗时要权衡母亲和胎儿的情况。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去除病因时要谨慎选择对妊娠影响小的方法,如感染相关的间质性肾炎,选择抗生素时要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胎儿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