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检查包括尿液、血液、影像学及肾穿刺活检等。尿液检查有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分别可初步了解尿液情况、评估蛋白尿程度、鉴别血尿来源;血液检查的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和血常规(可发现贫血)能反映肾功能及血液情况;超声检查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等;肾穿刺活检在临床表现不典型或病情进展快时考虑,可明确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有相应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尿液检查
1.尿常规
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常用的检查项目。尿蛋白常为阳性,一般为(+)-(+++)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尿中可出现红细胞,多为肾小球源性红细胞,还可能有管型,如颗粒管型等。通过尿常规可以初步了解尿液中蛋白、红细胞等情况,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提供初步线索。不同年龄的儿童,正常尿常规指标有所差异,例如儿童正常尿蛋白定性应为阴性,尿红细胞数也有相应的正常范围,若超出则需考虑异常。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盐饮食者,可能会影响尿常规结果的准确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准确测量24小时尿液中的蛋白含量,能更精确地评估蛋白尿的程度。正常情况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应小于0.15g。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会高于正常范围,通过该检查可以了解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对于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在儿童中,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范围也随年龄变化,比如婴儿和年长儿有所不同,需要依据相应年龄段的参考值来判断。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肾脏疾病史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监测能更好地反映病情的变化。
3.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可以鉴别血尿是肾小球源性还是非肾小球源性。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红细胞形态多为畸形红细胞,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红细胞形态多为正常形态。通过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有助于明确血尿的来源,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尿红细胞形态的正常参考值可能存在差异,儿童也不例外,需要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来准确判断。对于有血尿症状的患者,尤其是伴有蛋白尿等其他异常的患者,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是重要的鉴别手段。
二、血液检查
1.肾功能检查
血肌酐(Scr):血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血肌酐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减退,血肌酐会逐渐升高。不同年龄的血肌酐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血肌酐正常范围较成人窄,例如婴儿血肌酐正常范围约为27-62μmol/L,年长儿约为44-97μmol/L等。对于有慢性疾病史的患者,血肌酐的监测尤为重要,能及时发现肾功能的变化。
尿素氮(BUN):尿素氮也与肾功能相关,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尿素氮可升高。其正常参考值也因年龄而异,儿童尿素氮正常范围一般为1.8-6.5mmol/L等。在评估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时,血肌酐和尿素氮常联合检测,综合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大量饮酒、高蛋白饮食的人群,尿素氮可能会有一定波动,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排除肾脏疾病因素。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公式计算eGFR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能更准确地反映肾功能的早期变化。不同年龄阶段有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参考值,对于儿童,也有针对儿童的eGFR估算公式。它可以更早地发现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的异常改变,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2.血常规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血常规中血红蛋白浓度会降低。贫血的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肾功能损害越重,贫血可能越明显。不同年龄的儿童正常血红蛋白值不同,婴儿正常血红蛋白约为110-160g/L,儿童约为120-140g/L等。对于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儿,贫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密切关注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对于有基础血液系统疾病或长期慢性疾病的患者,血常规的异常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与肾脏疾病导致的贫血等相关。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早期肾脏大小可能正常或轻度缩小,晚期肾脏体积缩小,实质回声增强。超声检查方便、无创,可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规筛查和病情监测手段。不同年龄的儿童肾脏超声表现有所不同,例如婴儿肾脏相对较大,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形态。对于儿童患者,超声检查可以了解肾脏的发育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肾脏结构的异常改变,对于诊断和评估病情有重要价值。对于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超声检查能更早发现肾脏形态的异常。
四、肾穿刺活检
1.适应证
当临床表现不典型,如肾小球源性血尿伴蛋白尿,但病因不明确;或者病情进展较快,需要明确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时,可考虑肾穿刺活检。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肾穿刺活检的适应证也有所考虑,儿童患者在病情需要且家长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进行肾穿刺活检。对于有严重出血倾向、重度高血压未控制等情况的患者则不宜进行肾穿刺活检。
2.意义
通过肾穿刺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理类型,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预后和治疗方案有所不同,肾穿刺活检能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例如,某些病理类型对激素等药物治疗反应较好,而某些则反应较差,肾穿刺活检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肾穿刺活检能更精准地了解肾脏病变情况,有助于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决策,但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情况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