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颤动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心室颤动的病因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药物因素(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他药物)、遗传因素相关的离子通道病(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以及严重创伤、电击伤等情况,不同病因在不同年龄段、性别等人群中发病风险有所差异。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病因

(一)冠心病

1.发病机制及影响:冠心病是心室颤动较为常见的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阻塞,使得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的损伤、坏死等会干扰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容易诱发心室颤动。例如,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心室颤动的发生率较高,这与梗死相关血管未及时再通导致心肌严重缺血、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功能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段的冠心病患者都可能面临心室颤动风险,中年以上人群由于冠心病的患病率相对较高,风险也相应增加。男性在冠心病及心室颤动的发病风险上可能略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如男性往往更容易有吸烟、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些因素会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二)心肌病

1.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细胞逐渐变性、坏死,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脏扩大。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导致电生理不稳定,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包括心室颤动。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室颤动的风险明显增加,其中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的电重构等是重要的电生理基础。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也可能出现,且病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心室颤动的风险持续存在。

2.肥厚型心肌病:以心肌肥厚为特征,尤其是室间隔不对称肥厚较为常见。肥厚的心肌使心室壁顺应性降低,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从而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当心肌肥厚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时,更易引发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患病,男性和女性发病风险无显著差异,但有家族史的人群需格外关注心室颤动的发生风险。

3.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右心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导致右心室的结构和电生理功能异常,是青少年和年轻人发生心室颤动的常见病因之一。该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背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其主要的遗传方式,患者在运动等情况下容易诱发心室颤动,需引起重视。

二、电解质紊乱相关病因

(一)低钾血症

1.影响机制:血钾浓度降低会影响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导致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发生改变。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降低,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延长,容易引发折返激动,从而增加心室颤动的发生风险。多种因素可导致低钾血症,如长期应用排钾利尿剂、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低钾血症,儿童若存在胃肠道疾病导致大量丢失体液等情况容易出现,成年人长期不合理用药等也可引发,男性和女性在发病风险上无明显差异,但患有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出现低钾血症及相关心律失常风险。

(二)高钾血症

1.影响机制:血钾浓度过高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轻度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严重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可导致传导阻滞、心肌收缩力减弱等,进而容易诱发心室颤动。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包括肾功能不全导致钾排泄减少、大量输入库存血、酸中毒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相对较高,男性和女性在一般情况下发病风险无显著差异,但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血钾水平以预防心室颤动等并发症。

三、其他病因

(一)药物因素

1.抗心律失常药物: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包括诱发心室颤动。例如,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部分药物在抑制钠离子通道时,可能会引起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改变,增加心室颤动的发生风险。在临床应用中,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使用此类药物时需谨慎评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发生心室颤动的风险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更容易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

2.其他药物:某些化疗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等也可能对心脏电活动产生影响,增加心室颤动的发生风险。例如,一些化疗药物可能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或离子通道功能紊乱,从而诱发心律失常包括心室颤动。用药人群中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使用这些药物时风险更高,需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使用。

(二)遗传因素相关的离子通道病

1.长QT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离子通道病,由于编码心肌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心肌细胞复极延长,容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进而可进展为心室颤动。长QT综合征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有家族史的人群需进行基因检测以早期发现,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可能风险略有变化,但总体遗传因素是关键的发病原因。

2.Brugada综合征:也是一种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主要特征是右胸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容易发生心室颤动,多在夜间睡眠等情况下发作。该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患病,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与基因缺陷导致的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功能异常有关。

(三)其他情况

1.严重创伤、电击伤等:严重创伤导致大量失血、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可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增加心室颤动的发生风险。电击伤则是由于电流直接作用于心脏,干扰心脏的正常电生理活动,容易引起心室颤动。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严重创伤或电击伤都可能导致心室颤动,需及时进行急救处理。例如,电击伤患者需立即脱离电源,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以挽救生命。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主要是指心室肌快速、完全不协调收缩,心室无法进行机械性收缩,造成其泵血功能异常的一种缺血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12岁女孩有白带正常吗
王姝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12岁女孩有白带是正常现象。 女孩进入青春期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生殖器官的发育。雌激素的作用促使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液等混合形成白带,这是女孩向性成熟迈进的一个信号。有些12岁女孩可能白带出现得较早且较明显,而有些可能相对较晚或较少,这与个体的遗传、营养状况、生
心室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是导致心室颤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心肌供血严重不足甚至中断时,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会出现紊乱,容易诱发心室颤动。 心肌梗死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在心肌梗死发生后,梗死区域及周边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都可能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难以明确,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受损,局部心肌坏死水肿,会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的频发,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常是心室颤动的先兆,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需要注意的是,心律失常患
高钾血症对心电图的影响有哪些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高钾血症对心电图的影响主要有T波高尖、P波振幅降低、时限增宽、QRS波群增宽、各种心律失常等。 1、T波高尖 是高钾血症早期的典型表现。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升高,导致心肌复极过程加快,T波变得高耸而尖窄。 2、P波振幅降低、时限增宽 严重高钾血症时,心房肌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受到抑制,P波可出现这些变化。
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低钾血症对心脏有严重影响,会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功能减弱、诱发心力衰竭等。 1、导致心律失常 当血清钾浓度降低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会发生改变,容易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心室颤动、心脏骤停,这是因为低钾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使心肌的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症状有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症状可以从轻度病症、重度病症来分析。 1、轻度病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病变导致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临床轻度患者常表现为心悸、记忆力减退、乏力和运动耐量下降。 2、重度病症 重度患者会出现心绞痛、少尿、黑朦、晕厥的现象。 随着窦房结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心力衰竭、阿-斯综合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有心室颤动、暂时的功能性因素以及器质性心脏疾病等。 1.心室颤动 心源性猝死多见于心室颤动导致的,患者在发生室颤时,因为得不到及时的除颤治疗,可能会发生死亡的可能。 2.暂时的功能性因素 如果患者机体存在暂时的功能性因素,包括心电不稳定、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等,都可能会导致稳
室性心动过速除颤是同步还是非同步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室性心动过速除颤一般是同步除颤治疗。 同步除颤是指使用除颤仪对患者心脏部位进行电击时,除颤仪发出的复律脉冲的传递必须与患者的心跳保持同步,可以快速缓解心律失常现象,临床上常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率失常疾病的治疗。 非同步电除颤治疗一般不需要考虑与患者的心跳保持同步状态,主要用于治
间歇性预激综合症严重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间歇性预激综合症即预激综合征,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预激综合征是易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多由心脏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轻度的预激综合征一般并不严重,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重度的预激综合征相对比较严重,患者可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等症状,部分严重患者可表现为晕厥、意
心绞痛有什么危险?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绞痛容易出现缺血性心肌病,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病症,具体如下: 1.缺血性心肌病 心绞痛的发病可能是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导致,若是心脏长期处于缺血状态,会导致心功能下降,容易有缺血性心肌病的情况。 2.心律失常 在病情长期发展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恶性的心律失常,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