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颤动是什么病

发布于  2023-09-21

6091次浏览

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心室部分发生不规则的、快速而无效的收缩。在心室颤动时,心室无法有效地泵血,导致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心室颤动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药物过量、外伤或其他心脏疾病有关。心室颤动表现为心脏快速、不规则地颤动,无法产生有效的心搏,从而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当发生心室颤动时,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心脏骤停等症状。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因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时期发育异常,导致幼儿一出生就存在的一类心血管畸形。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首选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心室颤动首选的治疗措施是心肺复苏术、药物治疗、电击复律等。 1、心肺复苏术 发生心室颤动的患者较容易出现呼吸、脉搏停止、意识丧失现象,医护人员需要对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2、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胺碘酮、肾上腺素等药物,帮助恢复正常心率,稳定生命体征。 3、电击复律 情况较严重时,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电除颤治疗,通过除颤器对心脏释放的短暂脉冲电流,促使窦性心律恢复。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的临床表现
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心脏骤停和死亡。以下是关于心室颤动临床表现的相关介绍: 1.心室颤动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心室颤动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 患者可能出现室颤波、心脏停搏或心电机械分离等心电图表现。 由于心室颤动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患者会迅速出现循环衰竭的症状,如脉搏消失、血压下降、皮肤苍白、紫绀等。 2.哪些人群容易发生心室颤动? 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人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是心室颤动的高危人群。 接受心脏手术、心脏电生理检查或置入心脏起搏器等治疗的患者,也可能发生心室颤动。 长期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也容易出现心室颤动。 此外,某些药物的使用、电解质紊乱、电击伤等也可能导致心室颤动的发生。 3.如何诊断心室颤动?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室颤动的重要方法。通过心电图可以观察到异常的快速、混乱的电活动,提示心室颤动的存在。 除了心电图检查外,医生还可能进行其他检查,如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寻找导致心室颤动的原因。 4.心室颤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室颤动的治疗关键是尽快恢复有效的心脏节律。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电除颤:通过电击使心室颤动恢复正常节律。这是心室颤动的首选治疗方法。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药物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肾上腺素等药物来恢复心脏节律。 5.如何预防心室颤动的发生? 预防心室颤动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积极治疗原有的心脏病,控制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饮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等。 定期进行体检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总之,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应密切关注心脏健康,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心室颤动的发生风险。如果发生心室颤动,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进行电除颤等治疗,以挽救生命。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的脉搏特征是什么
心室颤动的脉搏特征是什么? 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脉搏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脉搏消失:心室颤动时,心脏无法有效收缩,血液循环停止,因此脉搏无法被感觉到。 2.无法测量:使用传统的脉搏测量方法,如触摸桡动脉或颈动脉,无法检测到心室颤动时的脉搏。 3.快速而不规则:心室颤动的心跳非常快,通常在每分钟200次以上,且节律不规则。 4.无力:由于心室颤动导致心脏输出量极低,脉搏通常非常微弱,甚至难以察觉。 需要强调的是,心室颤动是一种紧急情况,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和猝死。如果发现有人出现心室颤动的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寻求医疗急救。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人员接手。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心脏病患者、老年人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的人,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和遵循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如果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脏问题。 总之,心室颤动的脉搏特征是脉搏消失、无法测量、快速而不规则且无力。及时识别和处理心室颤动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朱海燕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的心电图表现?
心室颤动的心电图表现为QRS-T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且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其频率为250-500次/分。 心室颤动是由于心肌细胞电活动紊乱导致心脏舒缩异常所引起的,多与用药不当、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因素有关。患者由于心室肌出现不规则、快速的颤动,在心电图上可观察到QRS-T波消失,大小不等、形态不同且频率在250-500次/分的心室颤动波。 室颤属于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应及时接受临床治疗改善心功能,并积极纠正病因,防止造成心功能衰竭。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心电图是什么
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心室颤动心电图的特点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心室颤动的心电图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QRS波群消失:心室颤动时,心室肌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功能,导致QRS波群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颤动波。 2.振幅和频率极不规则:颤动波的振幅和频率极不规则,无法识别出P、QRS和T波。 3.频率较快:心室颤动的频率通常在250-500次/分之间,但有时也可能较慢。 4.无正常的QRS间期:心室颤动时,QRS间期无法测量,因为心室肌的兴奋和传导完全失去了正常的顺序。 需要注意的是,心室颤动的心电图表现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和电极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诊断心室颤动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对于出现心室颤动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并尽快使用除颤器进行除颤。除颤是终止心室颤动的有效方法,能够恢复正常的心跳节律。 总之,了解心室颤动心电图的特点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心室颤动至关重要。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掌握心电图的解读和除颤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同时,公众也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心肺复苏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
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若不及时治疗,会迅速导致死亡。以下是关于心室颤动最常见病因的相关介绍: 一、答案 心室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心肌梗死。 二、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室颤动的原因 1.心肌梗死导致心肌受损,影响心脏的正常电生理功能,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其中包括心室颤动。 2.心肌梗死还可能导致心脏结构改变,如心室重构,增加心室颤动的发生风险。 3.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如血钾异常,也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增加心室颤动的危险性。 三、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 1.尽快恢复心肌血液供应,可采用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等方法。 2.控制室律失常,如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采用电除颤等方法。 3.针对心肌梗死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如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4.进行综合的心脏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支持等,以预防心室颤动的再次发生。 四、预防心室颤动的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2.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康复。 3.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饮酒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 4.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脏疾病。 对于已经发生过心室颤动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的管理和治疗,包括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植入除颤器等,以预防再次发生心室颤动。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该了解相关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提高生存率。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的区别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都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若不及时治疗,会迅速导致死亡。以下是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的区别: 1.心电图表现: 心室扑动:心电图上表现为正弦波图形,频率在200-250次/分之间。 心室颤动:心电图上呈现混乱的波动,频率在200-500次/分之间。 2.病因: 心室扑动: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肌缺血、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心室颤动:多数是心室扑动进一步恶化导致,也可见于其他严重的心脏疾病、电击伤、溺水等情况。 3.症状: 心室扑动:患者可能出现头晕、黑矇、晕厥、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心室颤动:患者会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4.治疗方法: 心室扑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给予电除颤、药物治疗等。 心室颤动:除了进行心肺复苏外,需要尽快进行电除颤,成功率较高。若电除颤失败,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药物进行抢救。 需要注意的是,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的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对于心脏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引起心室颤动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根据引起心室颤动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1.心室肌梗死 2.严重低血钾 3.高血钙 4.低血镁 5.洋地黄中毒 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收缩,严重威胁生命。引起心室颤动的主要原因包括: 1.严重的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可导致心肌电生理异常,容易引发心室颤动。 2.电解质紊乱:如严重的低血钾、高血钙等,可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增加心室颤动的风险。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包括心室颤动。 4.其他因素:电击、溺水、严重的缺氧、酸中毒等也可能导致心室颤动。 对于存在心律失常风险的人群,如患有心脏病、心肌梗死病史、电解质紊乱等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使用药物,并注意避免诱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酗酒等。此外,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脏监测对于早期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非常重要。 如果发生心室颤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除颤器进行除颤,以恢复正常心律。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总之,了解引起心室颤动的主要原因对于预防和处理心律失常非常重要。如果有任何心脏相关的不适或疑虑,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是什么意思
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心脏骤停和猝死。 心室颤动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的正常节律受到干扰,导致心肌快速而不协调地颤动。这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电解质紊乱、药物毒性、心脏手术等。心室颤动的发生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血液无法供应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从而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心室颤动的治疗,时间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发生心室颤动,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心肺复苏包括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除颤则是利用电击来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除颤的成功率与发生心室颤动的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之前,第一目击者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心肺复苏和除颤,药物治疗也可以用于控制室室颤动。一些药物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可以帮助恢复心脏节律。此外,对于一些特定的患者,如患有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植入除颤器或进行心脏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 预防心室颤动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患有心脏病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包括按时服药、控制血压、血脂等。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也有助于降低心室颤动的风险。 总之,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患有心脏病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密切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以预防心室颤动的发生。如果出现疑似心室颤动的症状,如突然晕倒、心跳过快或不规则等,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就诊。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常见的病因
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常见于多种疾病和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因: 1.心肌梗死:是导致心室颤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受损,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心室颤动的风险。 2.心肌病: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都可能增加心室颤动的发生风险。 3.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的病变,如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可能影响心脏的血液流动,导致心室颤动的发生。 4.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演变为心室颤动。 5.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电解质失衡,可能影响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导致心室颤动的发生。 6.药物中毒: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包括心室颤动。 7.电击伤:严重的电击伤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增加心室颤动的风险。 8.其他因素:如过度饮酒、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缺氧等,也可能诱发心室颤动。 对于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心室颤动的发生: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治疗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心脏疾病。 2.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 3.避免诱因:避免过度饮酒、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因。 4.按时服药: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5.植入ICD除颤器:对于高危人群,如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病患者等,医生可能会建议植入ICD除颤器,以预防心室颤动的发生。 总之,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如果出现心悸、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心室颤动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