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与胃炎在症状表现、病史、检查等方面存在不同。慢性胰腺炎有反复发作腹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营养不良等症状,有长期饮酒、胆道疾病等病因,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等有变化,影像学有腹部超声、CT等异常;胃炎有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相关表现等症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病因,胃镜是金标准,有幽门螺杆菌检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检查。
一、症状表现方面
慢性胰腺炎:
腹痛:多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钻痛或剧痛等,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呈束带状,患者平卧位时疼痛加重,前倾坐位、弯腰、屈膝时可部分缓解,疼痛发作时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缓解不明显。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脂肪泻等,粪便量多、有恶臭、呈灰白色、油腻状,这是因为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导致胰酶分泌不足,影响脂肪等食物的消化吸收。
营养不良:由于消化吸收不良及进食减少等原因,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消瘦、乏力等表现,长期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女性患者若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影响内分泌等;有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本身存在其他基础健康问题影响营养状况。
胃炎:
上腹部不适:常见症状有上腹部隐痛、胀痛、钝痛等,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还可能有上腹部饱胀感,尤其在进食后较为明显。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描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身体整体状态变化而使胃炎症状有所改变;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吸烟等的胃炎患者,症状可能更易反复发作。
消化不良相关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嗳气可表现为频繁的气体从胃内向上涌出,反酸是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至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恶心则是有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
其他表现:部分胃炎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特异性症状,仅在胃镜等检查时发现;严重的胃炎可能会有少量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二、病史方面
慢性胰腺炎:
病因相关病史: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者,酒精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导致胰腺炎症反复发作,进而发展为慢性胰腺炎;有胆道系统疾病史,如胆管结石、胆囊炎等,胆道疾病引起的胰液引流不畅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有高脂血症病史,高脂血症可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引发胰腺炎,若长期高脂血症控制不佳,易发展为慢性胰腺炎;有遗传因素相关病史,部分慢性胰腺炎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家族中有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人群患慢性胰腺炎的风险相对增加。不同年龄人群病因侧重点可能不同,儿童慢性胰腺炎相对少见,多与遗传、囊性纤维化等因素有关;女性患者若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病史,也可能引发自身免疫性慢性胰腺炎;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的职业人群,如长期接触磷、有机磷等,也可能增加患慢性胰腺炎的风险。
胃炎:
病因相关病史: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幽门螺杆菌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有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史,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有不良饮食习惯病史,如长期暴饮暴食、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长期饥饿等,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均可刺激胃黏膜,引发炎症;有精神应激相关病史,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精神应激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炎发生;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病史,如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体内存在针对胃壁细胞或内因子的自身抗体,破坏胃黏膜导致胃炎。不同年龄人群病因也有差异,儿童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规律等有关;女性患者在孕期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出现胃炎症状;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影响胃黏膜血液循环及胃黏膜屏障功能,增加胃炎发生风险。
三、检查方面
慢性胰腺炎:
实验室检查:
血淀粉酶、脂肪酶:在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血淀粉酶、脂肪酶可升高,但在慢性期多数患者指标正常或轻度升高,因为慢性胰腺炎时胰腺实质破坏,胰腺分泌功能减退。
胰酶及胰功能相关指标:如血清胰蛋白酶原-Ⅱ、弹性蛋白酶-1等,慢性胰腺炎患者这些指标可降低,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血糖: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糖升高,因为胰腺受损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代谢紊乱。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发现胰腺实质回声不均匀、胰管扩张、胰管结石或胰腺假性囊肿等改变,但对于早期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敏感性相对较低。
CT检查:是诊断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可清晰显示胰腺形态、胰管扩张、胰腺钙化、胰周渗出等情况,能较好地判断慢性胰腺炎的病变程度和范围。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管病变的显示更为清晰,可明确胰管是否扩张、狭窄及胰管结石等情况,有助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胃炎: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如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并可在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的性质是炎症、异型增生还是其他病变。不同类型的胃炎在胃镜下有不同表现,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见胃黏膜呈红白相间,以红为主,黏液分泌增多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胃黏膜色泽变淡,皱襞变细平坦,黏液变薄等。
幽门螺杆菌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胃镜下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等,若检测为阳性,提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助于明确胃炎的病因。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观察胃的形态、蠕动情况及有无龛影等,但对于胃黏膜病变的观察不如胃镜直观准确,主要用于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或作为胃镜检查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