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早期有尿量增多或减少、眼睑面部及下肢水肿;中期有消化系统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还有贫血导致的面色苍白、乏力;晚期有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神经系统的意识障碍、抽搐。
一、早期表现
(一)尿量变化
1.尿量增多:在肾衰竭早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尿液的浓缩能力下降,使得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尿量增加。例如,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为1000-2000ml,而肾衰竭早期患者可能超过2500ml,但这种尿量增多并不意味着肾功能在好转,反而可能是肾脏结构和功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肾衰竭早期尿量变化可能不太典型,但也可能出现与成人类似的尿量异常情况,需要密切监测。
2.尿量减少:也有部分肾衰竭早期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的现象。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肾脏生成尿液的量就会减少,24小时尿量可能低于400ml。年龄较小的儿童,其肾脏储备功能更有限,尿量减少可能更早出现且更明显,需要及时关注。不同性别在肾衰竭早期尿量变化上并无明显的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会影响尿量的观察,需要综合判断。
(二)水肿表现
1.眼睑及面部水肿:早晨起床后,患者可能发现眼睑、面部出现水肿。这是因为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障碍,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而眼睑和面部组织比较疏松,容易出现水肿。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水肿可能更易观察到,而且由于儿童的肾脏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这种早期的水肿表现。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比如长期久坐或久站的人,本身可能就存在一定的水钠潴留倾向,但肾衰竭引起的水肿与这种生理性的水钠潴留不同,肾衰竭导致的水肿会随着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
2.下肢水肿:随着病情发展,水肿可能会蔓延至下肢,表现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用手指按压小腿前侧等部位,会出现明显的凹陷且不易恢复。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既往有肾脏疾病病史,如肾炎等,出现下肢水肿更要警惕肾衰竭的可能。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肾脏的代偿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水肿情况,而且水肿可能提示病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及时就医评估肾功能。
二、中期表现
(一)消化系统症状
1.食欲不振: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这是因为肾衰竭时,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会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例如,体内的尿素等毒素会在胃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产生氨等有害物质,从而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食欲不振。儿童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食欲不振可能会影响其营养的摄入,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不同性别在消化系统症状上并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可能会因为其他因素影响对食欲不振的判断,需要结合肾功能等检查综合分析。
2.恶心、呕吐: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是由于毒素蓄积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加重所致。严重的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患者摄入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减少,加重营养不良的情况。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比如长期暴饮暴食、酗酒等,本身胃肠道功能就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合并肾衰竭时,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会更明显,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并积极治疗肾衰竭。
(二)贫血表现
1.面色苍白: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出现贫血。面色苍白是贫血的常见表现之一。儿童贫血时面色苍白可能更易被观察到,而且贫血会影响儿童的体力和智力发育,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同性别在贫血导致的面色苍白上没有本质区别,但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因为失血等因素加重贫血相关的面色苍白表现,需要注意区分。
2.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缺乏精力。这是因为贫血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从而出现乏力症状。对于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合并肾衰竭引起的贫血时,乏力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需要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改善贫血状况,进而缓解乏力症状。
三、晚期表现
(一)心血管系统症状
1.高血压:肾衰竭晚期患者常出现高血压。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引起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肾脏等器官的损害。对于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合并肾衰竭时更容易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需要严格监测血压并采取合适的降压措施。儿童如果出现肾衰竭晚期的高血压,会影响其血管和心脏的发育,需要谨慎处理。
2.心力衰竭:由于高血压、水钠潴留等因素,患者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慌、不能平卧等症状。这是因为心脏需要克服更高的阻力来泵血,同时过多的液体潴留增加了心脏的前负荷,导致心脏功能衰竭。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可能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合并肾衰竭时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更高,需要密切观察心脏功能变化,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二)神经系统症状
1.意识障碍:严重肾衰竭时,体内毒素蓄积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这是因为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肾衰竭晚期出现意识障碍可能会对其大脑发育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干预。不同性别在神经系统意识障碍表现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状态下,由于身体的特殊性,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避免对胎儿等造成不良影响。
2.抽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抽搐症状,这是由于电解质紊乱(如低钙血症等)以及毒素蓄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所致。低钙血症会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容易发生抽搐。对于有肾脏病史且出现抽搐的患者,要及时检查电解质等指标,纠正紊乱的电解质,缓解抽搐症状。老年人由于钙的代谢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低钙相关的抽搐,需要特别注意钙的补充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