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血尿、腰痛等,诊断靠影像学和病理活检,治疗依分期等综合决定;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全身多系统受累,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包括基础病治疗、并发症防治及替代治疗,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的肾癌和尿毒症在发病、治疗等方面各有特点。
一、疾病定义与起源
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细胞癌、肾腺癌,包括起源于泌尿小管不同部位的各种肾细胞癌亚型,但不包括来源于肾间质以及肾盂上皮系统的肿瘤。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吸烟、肥胖、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治疗等因素有关。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阶段,是因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不可逆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肾脏本身的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或其他系统疾病累及肾脏等原因引起。
二、发病机制差异
肾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基因的突变和异常表达。例如,VHL基因(视网膜和中枢神经血管母细胞瘤病基因)的突变在散发性和遗传性肾细胞癌中都较为常见,该基因的突变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等调控通路,导致肾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
尿毒症:主要是因为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等功能严重受损,体内的代谢废物如尿素、肌酐等无法正常排出,同时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多种慢性肾病持续进展,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当降至正常的10%-15%以下时,就会进入尿毒症阶段,同时还会伴随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如肾性贫血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有关,肾性骨病与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代谢异常等有关。
三、临床表现不同
肾癌:典型表现为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称为肾癌三联征。但出现三联征时往往已属晚期。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副瘤综合征,如发热、高血压、血沉增快、高钙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血尿多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腰痛常为钝痛或隐痛,多由于肿瘤生长牵张肾包膜或侵犯腰肌、邻近器官所致;腹部肿块多为较晚期表现,肿块质硬、表面不平。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癌临床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如透明细胞癌相对更常见,其临床表现与上述典型表现类似。
尿毒症:全身多个系统均可受累。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腔炎等,是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包炎等,高血压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有关;血液系统表现为贫血,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神经系统可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烦躁、抽搐、昏迷等;皮肤表现为皮肤瘙痒、干燥、脱屑等;内分泌失调可出现性功能障碍(男性阳痿、女性月经不调等)、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可表现为水肿或脱水、高钾或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四、诊断方法有别
肾癌: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可作为常规筛查方法,能发现肾脏的占位性病变;CT检查对肾癌的诊断准确率高,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有无侵犯周围组织等;磁共振成像(MRI)对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病理活检是确诊肾癌的金标准,可通过肾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病理检查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等。
尿毒症: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显示贫血等)、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电解质检查(如钾、钠、钙、磷等水平异常)、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等),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因,可通过肾脏超声或CT等检查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等,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多缩小、皮质变薄等,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有糖尿病的相关表现及肾脏的相应改变等。
五、治疗方案差异
肾癌:治疗方法需根据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等综合决定。早期肾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行肾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对于中晚期肾癌,除手术外,还可采用靶向治疗,如靶向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药物,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控制肿瘤生长;免疫治疗也是近年来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尿毒症:治疗包括基础疾病治疗、并发症防治及替代治疗。基础疾病治疗需控制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如糖尿病肾病患者需控制血糖,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需控制血压等。并发症防治方面,纠正贫血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骨病可补充维生素D、钙剂等。替代治疗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血液透析是利用透析器将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排出;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腹腔内注入透析液来清除毒素和水分;肾移植是将健康的肾脏移植给患者,使其恢复肾脏功能,但肾移植受供肾来源等因素限制。
六、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肾癌:儿童肾癌相对少见,多为肾母细胞瘤,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WTI等基因的突变。治疗上以手术为主,术后根据情况可能需要辅助化疗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对生长发育、内分泌等的影响,如化疗药物可能影响性腺发育等,需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指标、内分泌功能等。
儿童尿毒症:儿童尿毒症多由先天性肾脏疾病、遗传性肾病等引起。治疗上替代治疗是关键,血液透析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对于儿童来说血管条件相对较差,建立通路有一定难度;腹膜透析需注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同时要保证营养的摄入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因为儿童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对营养的要求较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老年肾癌:老年肾癌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在治疗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更谨慎,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根治性手术的老年肾癌患者,可考虑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局部治疗方法。
老年尿毒症:老年尿毒症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对治疗的耐受性差。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老年患者心血管调节功能较差。同时,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往往不佳,需要加强营养支持,可通过调整透析方案、补充营养制剂等方式改善营养状况,并且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长期透析可能给老年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