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严重吗

来源:民福康

尿蛋白高通常因肾脏滤过功能问题致肾小球损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因;其严重程度需综合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伴随症状判断;相关检查有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治疗要针对病因、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尿蛋白高的原因

尿蛋白高通常是肾脏滤过功能出现问题所致。肾小球是肾脏中负责过滤的结构,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能阻挡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入尿液。但当肾小球受到损伤时,其滤过屏障被破坏,原本不能通过的蛋白质就会进入尿液,导致尿蛋白升高。常见的引发肾小球损伤导致尿蛋白高的原因有:

原发性肾脏疾病:

肾小球肾炎: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与链球菌等感染有关,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损伤肾小球滤过膜;慢性肾小球肾炎则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炎症,病情迁延,逐渐破坏肾小球结构和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患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对多见,成人慢性肾小球肾炎更常见。

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与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的严重破坏有关,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儿童和青少年也有发病。

继发性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一般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糖尿病肾病。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微血管,导致肾小球硬化,滤过功能异常,出现尿蛋白高。糖尿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和糖尿病患病率上升,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高血压肾病: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肾动脉硬化,进而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导致尿蛋白产生。高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尤其是合并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更易出现肾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育龄女性。患者体内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攻击肾脏等多个器官,导致肾小球损伤,出现尿蛋白高。

二、尿蛋白高是否严重的判断

尿蛋白高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尿蛋白定量:

轻度尿蛋白升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g以下,这种情况可能病情相对较轻,但也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例如一些早期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刚开始出现少量尿蛋白,经过及时治疗有可能控制病情进展。

中度尿蛋白升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3.5g之间,此时肾脏损伤已经有一定程度,但如果能积极治疗,有可能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大量尿蛋白升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常见于肾病综合征等情况,这种情况相对较为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快速进展,导致肾功能恶化等严重后果。

肾功能情况:

肾功能正常:如果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正常,说明肾脏的排泄和代谢功能还未受到明显影响,相对来说病情可能处于早期阶段,但仍需要重视,因为肾脏已经存在损伤,需要积极干预防止病情进展。

肾功能受损:如果血肌酐升高,尿素氮也异常,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已经受到较明显的损害,病情相对严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程。

伴随症状:

伴有严重水肿、高血压难以控制等情况时,病情相对严重。例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全身重度水肿,甚至胸水、腹水,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高血压肾病患者血压持续居高不下,难以通过常规降压药物控制,此时病情较重,需要多方面综合治疗。

三、尿蛋白高的相关检查及意义

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检测尿液中是否有蛋白,通过尿蛋白定性试验判断尿蛋白是阴性、弱阳性还是阳性等。但尿常规检查的尿蛋白定量不够准确,只能作为初步筛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准确测量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判断尿蛋白程度的重要指标。如前面所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提示大量蛋白尿,有助于诊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尿素氮也会在肾功能不全时升高;eGFR能更准确地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帮助判断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肾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例如,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可能早期增大,晚期缩小;多囊肾患者肾脏内可见多个囊肿等。通过肾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排查一些结构性肾脏疾病导致的尿蛋白高。

肾穿刺活检:对于一些病因不明、病情较为复杂的尿蛋白高患者,肾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取少量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肾脏病变的类型,如肾小球肾炎的具体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的病理亚型等,从而为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但肾穿刺活检是有创检查,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四、尿蛋白高的治疗原则及相关注意事项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如果是糖尿病肾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高血压肾病则要积极控制血压等。

减少尿蛋白:可以使用一些减少尿蛋白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这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通过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尿蛋白漏出。例如贝那普利等ACEI类药物,缬沙坦等ARB类药物。

保护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注意休息,适当调整饮食等。饮食上要注意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肾功能情况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同时保证热量供应。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尿蛋白高需要格外重视,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例如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与感染有关,需要积极控制感染,同时注意休息,一般预后较好,但也有少数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炎。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压等指标,用药要谨慎,避免使用对儿童肾脏有潜在损害的药物。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出现尿蛋白高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引起,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情况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治疗上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合适的措施,因为一些降压药物和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物在妊娠期的安全性需要特别考虑,要在医生的严密监护下进行治疗,以保障母婴安全。

老年人:老年人尿蛋白高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相对复杂。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药物耐受性等情况,选择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感染等。在饮食上也要根据老年人的营养状况进行合理调整,保证营养的同时控制蛋白质摄入。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多囊肾
多囊肾是指单侧或双侧肾脏出现囊性改变,可见于各年龄段人群,具有遗传倾向。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尿蛋白高不能吃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的人不宜吃豆制品、蛋肉类、乳制品、干果类,因为这些食物中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依次是肉、蛋和牛奶。建议少吃脂肪,猪肉、牛肉等四条腿的脂肪含量高于鸡、鸭等两条腿的脂肪含量,而鱼(无腿)的脂肪含量低于鸡、鸭,所以鱼的蛋白质含量最好,可以多吃。
尿蛋白高一定是肾病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尿常规检查提示尿蛋白升高,此时患者并不一定就是肾病。因为有一些正常人在剧烈活动,脱水,发热,精神刺激,应激等情况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肾脏处于相对缺血状态,在这个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生理性蛋白尿。在这个时候患者肾脏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这个时候不考虑患者是由于肾病所导致的蛋白尿。还有一些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造成尿蛋白高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疾病。那么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呢?有的时候是由生活中造成的,比如剧烈运动,高温高寒等等。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导致的的尿液持续表现出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多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其病因很有可能是全身性疾病:①发热期蛋白
尿蛋白高吃什么药?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增高多数为肾小球肾炎,可服用ACEI或ARB类降压药物减少尿蛋白,同时也可服用雷公藤多甙抑制免疫治疗。若为肾病综合征,即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时,则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此外部分病人是由于高血压或糖尿病所造成的蛋白尿,此时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此外可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羟苯磺酸钙或
怀孕尿蛋白高对胎儿有影响吗?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期间孕妇尿蛋白高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到胎儿宫内缺氧。怀孕期间孕妇表现出尿蛋白高的因素:可能是由于孕妇怀孕期间得了妊高症,造成肾脏损伤而造成尿蛋白高;也可能是由于妊娠前期造成尿蛋白高。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做好孕期保健,同时也需要定期去医院做产检,关注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孕期属
肾炎24小时尿蛋白高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有一些肾炎患者可以出现尿蛋白增多,表现为24小时尿定量明显增多,此时建议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必要时,建议患者应当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来进行确诊,一方面可以鉴别患者是原发性肾脏疾病,还是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患者出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多,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有
孕妇尿蛋白高怎么办?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孕妇尿蛋白高一般来说都是尿路感染造成的,可用富含植物营养素、抗氧化剂的免疫食品来滋养调理免疫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力,帮助人体抵抗细胞和病毒的侵袭,清除体内垃圾毒素,恢复人体健康。怀孕过程中,必须密切观测血压,肾功能和尿蛋白,饮食一定要清淡,少盐,不要劳累,多摄取优质蛋白,最好防止食用植物蛋白,豆制品(
孕妇尿蛋白高有什么影响?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孕妇尿蛋白高,这种情况有可能会造成子痫。由于在怀孕后身体的负担会有所加重,肾脏的负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就会造成小便里有蛋白的情况,少部分的孕妇是单纯的尿蛋白增高,但大多数的孕妇尿蛋白增高,同时还可能会合并有高血压,所以要造成重视。
尿蛋白高好降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好不好降下来要结合综合情况来看,有些病人表现出尿蛋白是由于肾外的因素,如在表现出脱水后会造成血压偏低,肾脏灌注不足,会表现出暂时性的肾功能受损,发生蛋白尿。一些药物中毒造成肾功能损伤也会表现出蛋白尿。如果能发现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尽快去除病因,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尿蛋白就能降至正常。但是若是肾
尿蛋白高需要注意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正常持续性尿蛋白高的情况,一般是说明表现出了肾脏的相关疾病,要注意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的这个饮食原则,以防止增加肾脏的负担。此外,还要注意到医院肾内科定期复查,进一步检查肾功能及24h尿蛋白定量等相关指标以进一步评估病情,进而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治疗,必要时还需检查肾穿刺活检以明确具体病理类型。平时在生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王化民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小于150mg,如果超过300mg,诊断为蛋白尿。蛋白尿属于异常情况,一般分为肾小球源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源性蛋白尿,分别是由于肾小球疾病引和小管间质疾病所致。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源性蛋白尿是因为人体肾小球基底膜发生病变,血液中蛋白漏进尿液,产生了大量蛋白尿。而肾小管源性蛋白尿,属于肾小管间质疾
24小时尿蛋白高怎么回事
陈达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不含有蛋白。如果出现这种蛋白尿,而且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尿,患者前往医院肾内科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定量24小时尿蛋白明显升高,通常考虑是肾脏疾病所引起。比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都可以出现尿蛋白增加。因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前往医院肾内科进行检查和治疗,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田佳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一般人体肾脏功能正常时,尿液中没有蛋白,化验尿蛋白为阴性。如果患者做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阳性,或者尿蛋白定量超过正常数值,尿微量白蛋白高出正常数值,考虑可能有肾脏疾病,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如果患者尿液中尿蛋白增多,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可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但是蛋白尿不仅仅是肾脏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继发肾脏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是什么原因导致尿蛋白高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综合症可出现尿蛋白质明显升高以及有肾功能、肌酐、尿酸、尿素氮升高。二、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均可出现尿蛋白,可伴有血尿、肾功能不全。三、生理原因,如高蛋白饮食、大量运动后可出现一过性尿蛋白高,此时可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泌尿系统B超等,综合判断
尿蛋白高吃什么水果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可以吃苹果、香蕉、橘子、柚子、梨等,以上水果富含水分和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注意不能吃杨桃,杨桃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出现尿蛋白的情况,应该进一步到医院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脏彩超等检查明确病因。
糖尿病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干军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尿蛋白升高,就考虑很有可能已经发生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变,但同时也需要排除是否是由于其他肾脏疾病所造成尿蛋白升高,比如急性肾炎、泌尿道感染、绝对组织疾病引起继发性肾脏损伤,还有高血压肾脏病变等等,糖尿病肾病是慢性一种肾脏病变重要类型,随着病情发展,最终会造成尿毒症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