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能检查出什么肾病吗

来源:民福康

尿常规可检测肾小球疾病相关指标如蛋白尿、血尿,肾小管疾病相关指标如尿比重、尿渗透压,及其他肾病相关指标如尿白细胞、尿pH值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结合相关因素可辅助诊断肾病,但明确肾病类型等还需结合其他检查。

一、肾小球疾病相关指标

(一)蛋白尿

1.意义: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质有选择滤过作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微。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滤过增多,超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就会出现蛋白尿。通过尿常规检测尿蛋白,可以初步判断肾小球是否受损。例如,肾小球肾炎患者常可出现蛋白尿,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或尿常规中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相关的肾病。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时期肾小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一些生理性因素可能导致尿蛋白暂时升高,但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导致的蛋白尿,与成人情况类似,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比如儿童患肾病综合征时,也会出现大量蛋白尿,尿常规中尿蛋白呈强阳性。

3.生活方式影响:剧烈运动、发热等情况可能导致一过性蛋白尿,这属于生理性蛋白尿,一般去除诱因后蛋白尿可消失。但如果是长期高蛋白饮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进而引起肾小球损伤出现的蛋白尿,则属于病理性情况,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并就医诊治。

4.病史影响: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生肾小球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在进行尿常规检查发现蛋白尿时,需更加警惕肾脏病变。例如家族中有多囊肾患者的人群,当出现蛋白尿时,要考虑多囊肾相关肾病的可能。

(二)血尿

1.意义:血尿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尿常规中发现红细胞增多提示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多为变形红细胞血尿,这是因为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时,受到挤压等作用发生形态改变。如肾小球肾炎患者,除了有蛋白尿外,往往还会出现血尿,通过尿红细胞形态分析等可以辅助判断血尿是否来源于肾小球,从而帮助诊断肾小球疾病。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血尿原因较多,肾小球疾病是常见原因之一。比如儿童患紫癜性肾炎时,可出现血尿,同时伴有皮肤紫癜等表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血尿的常见病因有所差异,但肾小球疾病导致的血尿在各年龄段儿童中都可能出现。

3.生活方式影响: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运动性血尿,一般休息后可缓解。但如果是长期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损伤肾脏,进而引起肾小球病变导致的血尿,则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并进行治疗。

4.病史影响:有过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的患者,在感染控制后仍出现血尿,需考虑是否发展为肾小球疾病。例如反复泌尿系统感染后出现血尿,要排查是否存在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二、肾小管疾病相关指标

(一)尿比重

1.意义: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和浓缩稀释尿液的功能,尿比重可以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正常情况下,尿比重在1.010-1.025之间。当肾小管受损时,浓缩稀释功能障碍,尿比重会降低,例如肾小管间质疾病患者,尿比重常降低且固定在1.010左右。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肾小管功能发育不完善,尿比重相对成人更易受影响。新生儿尿比重较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如果儿童尿比重持续异常,需考虑肾小管功能是否存在问题,排查相关肾病。

3.生活方式影响:大量饮水后尿比重会降低,而长期饮水过少可能导致尿比重升高,但这多为生理性波动。如果是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肾小管长期受损,如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等,就会引起尿比重持续异常,需要关注并及时调整。

4.病史影响:有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病史的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需关注尿比重变化,因为肾毒性药物可能损伤肾小管,导致尿比重异常,进而帮助诊断是否存在药物相关的肾小管-间质肾病。

(二)尿渗透压

1.意义:尿渗透压与尿比重相关,也能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肾小管疾病时,尿渗透压会降低。例如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患者,尿渗透压常降低,通过检测尿渗透压可以辅助诊断肾小管疾病相关的肾病。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不如成人,尿渗透压相对较低。如果儿童尿渗透压异常降低,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要考虑肾小管疾病导致的肾病可能。

3.生活方式影响:过度脱水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肾小管浓缩功能,导致尿渗透压降低。而合理的饮水等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肾小管正常的浓缩稀释功能,保持尿渗透压在正常范围。

4.病史影响:有肾脏移植病史的患者,需关注尿渗透压变化,因为移植肾可能出现肾小管功能损伤,尿渗透压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移植肾相关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三、其他肾病相关指标

(一)尿白细胞

1.意义:尿常规中尿白细胞增多提示泌尿系统可能存在感染,但如果是间质性肾炎等肾病,也可能出现尿白细胞增多情况。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例如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除了可能有尿白细胞增多外,还可能伴有肾功能异常等表现。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泌尿系统感染相对常见,尿常规中尿白细胞增多时要考虑儿童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但也不能忽视儿童间质性肾炎等肾病导致的尿白细胞增多情况。不同年龄儿童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体等特点可能不同,但尿白细胞增多的意义在不同年龄儿童中都需要进一步排查相关肾病。

3.生活方式影响: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不良生活方式容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白细胞增多。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相关的肾病。

4.病史影响: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较高,且糖尿病可能合并肾脏病变,当出现尿白细胞增多时,需考虑糖尿病肾病合并感染等情况,要综合分析排查相关肾病。

(二)尿pH值

1.意义:正常尿液pH值在4.5-8.0之间,肾小管疾病可能会影响尿pH值。例如近端肾小管酸中毒患者,尿pH值常升高;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患者,尿pH值常降低。通过检测尿pH值可以辅助诊断肾小管酸中毒等相关肾病。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肾小管功能发育不成熟,尿pH值相对不稳定。如果儿童尿pH值异常,需要考虑肾小管功能是否存在问题,排查相关肾病。比如婴儿期远端肾小管功能相对较弱,尿pH值可能波动较大,若持续异常需进一步检查。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可能影响尿pH值,如长期食用高蛋白质饮食可能使尿pH值偏酸,而长期食用蔬菜等碱性食物可能使尿pH值偏碱。但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尿pH值异常,则需要针对肾病进行治疗。

4.病史影响: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容易合并肾脏病变,其中肾小管-间质病变可能导致尿pH值异常,所以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需关注尿pH值变化。

总之,尿常规可以检测出多种肾病相关的指标变化,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结合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综合因素,可以辅助医生初步诊断肾病,但最终明确肾病的类型等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如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等。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尿
血尿一般是指患者离心沉淀的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可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膀胱结石、肾结石、败血症、前列腺癌等疾病引起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肾病综合征不能吃什么蔬菜?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情况分析:一般的水果都是能吃的,只有一些较寒凉的瓜果,如西瓜,黄瓜等,因为中医一般认为,肾病综合征是脾肾阳虚,过于寒凉会伤阳气,加重病情,此外一些较易上火的水果也要注意,如菠萝等也要小心,如: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饮食原则为低脂肪,高蛋白质,低盐,低脂,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各种海产品。建议食用高蛋白质食
患有肾病肾痛是什么样的感觉?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是阵痛症状,但不同的疾病疼痛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临床上形象地称之为绞痛,其原理为各种原因造成尿路梗阻而表现出肾盂内压力升高,此时肾包膜表现出牵张感受力增强而造成的,近期建议病人要好好的休息。
肾病综合征能吃羊肉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病综合症病人是能吃羊肉的,但是需要控制好摄入量。肾病综合症的病人饮食以低脂、低盐和低优质蛋白饮食为主,羊肉中含有胆固醇和脂肪,性温,可以起到防寒和补阳的作用,羊肉还能保护胃壁,促进消化酶分泌,修复胃粘膜,还能温脾胃、补肝明目以及温经止血。病人要防止食用高嘌呤的食物,避免引发痛风,造成病人表现出关节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有水肿、有蛋白尿、有低蛋白血症、有高脂血症。水肿主要原因是因为水钠潴留和低白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造成的血浆渗透压的降低,就造成了我们血管内的水往血管外走。这样血管内就血容量不足,而血管外就表现出了组织间隙水分增多,表现出来就是水肿。而水肿包括有眼睑水肿和下肢水肿,眼睑为什么
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的原因是?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脏的主要功能就是形成和排泄尿液,维持机体的内环境和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肾小球的滤过膜是很重要的结构,像筛子一样,能够滤出身体不需要的一些代谢废物,保留身体需要的一些营养成分。患有肾病综合症的患者,肾小球的滤过膜就表现出了问题,当滤过膜上的电荷屏障和分子屏障这两个屏障功能受损的时候,肾小球滤过膜对于
肾病的人能吃鹅肉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能吃鹅肉,但是不要多吃,不然会加重肾脏功能的负担。因为肾病病人正常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因此需要限制脂肪的摄入量。而在日常饮食中,主要经过两种来源摄入脂肪:一、动物油脂,比如肉类、内脏;二、植物油,比如花生油、葵花子油等。
肾病5期什么意思?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病5期是指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来分期的,指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每分钟1.73平方米。此期是终末期肾病,也就是传统分期方法的尿毒症期。进入该期的病人肌酐大多高于700微摩尔每升,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表现出少尿或无尿,水肿,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病,心功能衰竭等,此期需要尽快选择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
什么是终末期肾病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终末期肾病是所有肾脏疾病的最终阶段。此时,病人的肾脏功能已严重下降,毒素在人体内逐渐聚集,引发水肿、恶心、呕吐、气短、烦躁等表现,即尿毒症。终末期肾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有三种方法,即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脏移植。此时,病人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恐有生命危险。
肾病透析患者吃什么水果好?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病透析的病人防止选择高钾的水果,如橙子、香蕉、橘子、柚子等,其他水果如苹果、车厘子、樱桃、蓝莓、草莓、西瓜、小番茄、柿子、香梨都可以适量食用,还可以选择白萝卜、芹菜、丝瓜或是菠菜等富含钾元素较低的蔬菜。大米、面粉或是牛奶燕麦等食物中的钾元素含有的也比较少,对于血液透析的效果不会导致影响。肾病透析的
儿童肾病能治好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儿童肾病是可以治愈的,但是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治疗的疾病,需要坚持服药很长时间。儿童肾病能否治愈以及容不容易治愈取决于肾病的病理类型。若是微小病变型的儿童肾病的话,较为容易治愈,仅适用糖皮质激素即可治疗。而若是局灶硬化性的儿童肾病的话,就得要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菌毒药物了。如果对激素不敏感的话,治疗
什么是尿酸性肾病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尿酸性肾病是指体内的尿酸代谢异常,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通常称为痛风肾病,临床表现有尿酸结石、尿酸升高以及肾小管功能损害、水肿、小分子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尿酸性肾病患者在治疗方面应该积极控制尿酸水平,如伴有肾损伤,建议结合中医中药治疗,保肾降尿酸,减少痛风发作,改善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延缓肾衰
我国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现状如何
马玉华 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我国血液透析患者非常多,尤其是近20年治疗人数涨了6倍。肾病血液透析整体治疗质量地区域差异特别显著。比如我国跟发达国家比较起来还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而我国偏远地区透析的质量与沿海地区或其他一线城市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一只眼皮肿是肾病
杨彦芳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睑浮肿总体来说,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系:第一个肾脏,有浮肿的时候,首先要去查查尿里面有没有蛋白,如果完全没有蛋白尿,肾脏引起的浮肿可能性就很小。第二个肝脏,既往有没有肝脏疾病,肝功能怎么样,血浆白蛋白低不低。第三个心脏,心衰的时候可以出现浮肿。第四个甲状腺,甲状腺功能疾病,也可以出现浮肿。如果出现单侧一侧的眼睑浮肿,如果有眼周围红、痒,要
糖尿病肾病几期会腰疼
孙明明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甲
糖尿病出现腰疼有可能在一到五期都可以出现。糖尿病肾病主要是肾功能下降,肌酐升高滤过功能下降,大量白蛋白渗出可有腰疼但不是主要表现,主要表现是头晕乏力、食欲下降、颜面双下肢水肿、贫血、大量蛋白尿等。因此,糖尿病肾病也可以没有腰疼。腰疼也可以是由于腰部肌肉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等引起。糖尿病早期要及时控制好血糖,以防发展为肝肾功能损害。
糖尿病肾病患者选降压药物注意什么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如果没有禁忌症,要优先选择ACEI或ARB类的药物,可以保护肾功能,同时减少蛋白尿。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选用降压药物时,尽量避免选择对血糖代谢有影响的降血压药物,如利尿剂等。三、如果ACEⅠ或ARB类的药物不能使血压有效达标,可以合用钙通道阻滞剂进行降压治疗。四、如果患者合并
肾病导致高血压有哪些特点?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肾病引起的高血压特点包括如下些:一、存在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如夜尿增多、蛋白尿等。二、血液检查可以发现存在肌酐、尿素氮的升高。三、肾病高血压很多患者血压比较高,不容易得到控制,需要采用多种药物进行联合降压治疗。肾病导致的高血压,需要检测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的彩超等检查。如果是肾动脉的狭窄所引起的血压升高,还要行肾动脉CTA以及肾动脉造影检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