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氮质血症期可出现多系统表现,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血液系统有贫血、出血倾向;心血管系统有高血压、心力衰竭;神经系统有头痛头晕、意识障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有钠、钾代谢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等情况,各系统表现因患者个体差异等有不同特点及影响。
一、消化系统表现
食欲减退:氮质血症期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这是因为体内积聚的尿素等毒性物质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消化酶活性降低,胃肠黏膜受到刺激,进而使患者对食物的兴趣下降。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氮质血症期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表现,这种情况在儿童患者中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摄入来维持正常的身体发育,而食欲减退会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进一步加重身体的营养不良状态。在成年患者中,长期的食欲减退可能会导致患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
恶心、呕吐:随着病情进展,氮质血症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是由于体内毒素蓄积,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道蠕动紊乱,从而引起恶心、呕吐。儿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需要特别注意其电解质平衡,因为频繁的呕吐可能会导致电解质丢失,如钾、钠、氯等电解质紊乱,而儿童的电解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电解质失衡情况,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成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也需要关注其营养状况的维持,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等非药物方式来尽量保证营养摄入。
二、血液系统表现
贫血:慢性肾小球肾炎氮质血症期患者多存在贫血现象。主要原因是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前体细胞,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同时,体内蓄积的毒性物质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并且可能缩短红细胞的寿命。在儿童患者中,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速度和活动耐力,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等,需要关注其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的增长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补充治疗,但要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相关规定和剂量要求。成年患者贫血会影响其日常工作和生活能力,导致体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等,需要积极寻找贫血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出血倾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这与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的毒性物质会影响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功能,导致血小板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出血倾向。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出血倾向可能更容易被观察到,需要注意避免外伤,防止出血加重,同时要密切观察出血症状的变化情况。成年患者出现出血倾向时,需要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防止重要脏器出血等严重情况的发生,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小板功能检测等,以明确出血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三、心血管系统表现
高血压:氮质血症期患者常合并高血压。一方面是由于水钠潴留,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减退,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另一方面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肾脏缺血会刺激肾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进一步升高血压。儿童患者合并高血压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高血压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肾脏进一步受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发育,需要通过调整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适当运动等非药物方式来控制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但要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成年患者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后负荷,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心力衰竭:严重的高血压、水钠潴留以及贫血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高血压使心脏后负荷增加,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心脏前负荷加重,也容易引起心力衰竭;贫血使心脏代偿性增大,增加心脏的负担,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儿童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时,病情变化较为迅速,需要密切观察其呼吸、心率、面色等情况,及时采取吸氧、利尿等治疗措施来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成年患者心力衰竭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导致呼吸困难、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等,需要及时住院治疗,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来改善心功能。
四、神经系统表现
头痛、头晕:氮质血症期患者由于毒素蓄积,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头痛、头晕症状较为常见。毒素在体内蓄积会影响脑血管的舒缩功能,导致脑血管痉挛或扩张,从而引起头痛、头晕。儿童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时,需要注意与儿童的学习压力等因素相鉴别,同时要密切观察头痛、头晕的程度和频率变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与肾脏疾病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有关。成年患者头痛、头晕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必要时进行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以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
意识障碍:病情进一步加重时,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这是由于严重的氮质血症导致毒素在体内大量蓄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抑制或毒性作用,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儿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是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立即就医,进行紧急的救治措施,如血液净化治疗等,以清除体内的毒性物质,挽救患者生命。成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时,同样需要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的肾脏疾病。
五、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水钠代谢紊乱:除了前面提到的水钠潴留导致高血压等情况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当肾脏对水钠调节功能严重受损时,可能会出现低钠血症,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精神萎靡等;如果摄入水分过多或肾脏排水功能极度减退,可能会出现高钠血症,表现为口渴、烦躁、抽搐等。儿童患者由于其机体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水钠代谢紊乱时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要严格控制水和钠的摄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液体入量和钠盐的补充量。成年患者也需要密切监测水钠代谢指标,根据指标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水钠平衡。
钾代谢紊乱:可能出现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高钾血症时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无力、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低钾血症时患者可出现四肢软弱无力、腹胀、心律失常等症状。慢性肾小球肾炎氮质血症期患者由于肾脏排钾功能减退,容易出现高钾血症,尤其是在患者摄入含钾丰富的食物过多、使用保钾利尿剂等情况下更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儿童患者高钾血症时需要特别注意其心电图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血钾水平,如使用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等药物纠正高钾血症。成年患者高钾血症同样需要紧急处理,以避免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低钾血症可能在患者呕吐、腹泻、使用排钾利尿剂等情况下出现,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钾补充治疗。
酸碱平衡紊乱:多为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意识障碍等。这是由于肾脏排泄酸性代谢产物的功能减退,导致酸性物质在体内蓄积,引起酸碱平衡失调。儿童患者代谢性酸中毒时,需要注意其呼吸的深度和频率变化,及时进行血气分析等检查,明确酸碱平衡紊乱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如补充碱性药物等。成年患者代谢性酸中毒也需要积极治疗,以纠正酸碱平衡,改善患者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