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主要有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需遵医嘱使用。

1.钠通道阻滞剂
包括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美西律片等,通过抑制钠离子内流减慢心肌传导,适用于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此类药物可能引发头晕或胃肠不适,需监测心电图,避免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联用。
2.β受体阻滞剂
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替洛尔片,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心肌兴奋性,常用于窦性心动过速、房颤。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长期使用可能引发心动过缓,需定期监测心率。
3.钾通道阻滞剂
盐酸胺碘酮片、索他洛尔片可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对房颤、室性心动过速效果显著。但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肺纤维化,需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肺部CT。
4.钙通道阻滞剂
盐酸维拉帕米片、地尔硫卓缓释胶囊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房室传导,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禁用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能引发严重心动过缓。
5.洋地黄类药物
地高辛片通过增强迷走神经张力控制房颤心室率,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以防中毒,低钾血症患者风险更高。
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及肝肾功能,若出现心悸加重、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