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常用的药物通常包括抗过敏及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保护肾功能药物、抗凝及改善循环药物、对症支持药物等。

1、抗过敏及抗炎药物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可缓解皮肤瘙痒、关节肿痛等过敏症状;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轻肾脏损伤,但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长期使用导致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2、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硫唑嘌呤、他克莫司等药物可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减少抗体攻击肾脏,适用于病情较重或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警惕感染风险。
3、保护肾功能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可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需注意监测血钾及肾功能变化,避免高血钾。
4、抗凝及改善循环药物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可防止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维生素C、芦丁能增强毛细血管韧性,减少紫癜复发。适用于合并血尿或高凝状态的患者。
5、对症支持药物
若出现水肿可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贫血时补充铁剂或叶酸;高血压需联合降压药。需根据具体症状调整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紫癜性肾炎需根据尿蛋白量、肾功能及病理类型制定个体化方案,儿童、孕妇或合并其他疾病者用药需更谨慎。若出现血尿加重、持续高血压或肾功能急剧下降,需立即就医。日常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及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