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中药通常包括清热凉血类、活血化瘀类、健脾益肾类、利湿解毒类、疏风解表类等。

1、清热凉血类
生地黄、赤芍、白茅根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核心药材,可抑制免疫复合物沉积,缓解皮肤紫癜鲜红、尿血等症状。犀角常用于热毒炽盛型,配合丹皮增强凉血止血效果,但脾胃虚寒者需慎用。
2、活血化瘀类
丹参、川芎、桃仁、红花能改善肾微循环,减少血栓形成风险,适用于瘀血阻络型患者。这类药材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性,缓解腰痛固定、舌质紫暗等体征,需避免与抗凝药物同用以防出血倾向。
3、健脾益肾类
黄芪、山药、茯苓、党参可调节免疫功能,增强脾肾运化能力,适合脾肾两虚型患者。这类药材能稳定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复发,需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水肿明显者需记录出入量。
4、利湿解毒类
黄芩、苦参、茵陈、泽泻能清热利湿,减轻肾脏炎症反应,适用于湿热内蕴型患者。黄葵胶囊含黄蜀葵花提取物,可辅助降低尿蛋白,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与西药免疫抑制剂叠加使用。
5、疏风解表类
金银花、连翘、薄荷、蝉蜕是治疗外感诱发型紫癜性肾炎的常用药材,可疏风清热解表。这类药材需在急性期使用,缓解期应调整为健脾益肾方剂,治疗期间需避风保暖,禁食海鲜等发物。
紫癜性肾炎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若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或血尿颜色变深,应立即就医。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严格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慎用海鲜及辛辣食物。中药治疗需根据证型变化调整方剂,切勿自行用药或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