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是加强孕期保健、鼓励产妇早期哺乳、指导产妇合理休息与饮食等。
1.加强孕期保健
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避免孕妇体重增长过多导致巨大胎儿,增加分娩时的产道损伤和产后出血风险。一般来说,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宜控制在11.5-16kg左右;孕前超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宜控制在7-11.5kg左右。对于有贫血的孕妇,要积极纠正贫血。通过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豆类、绿叶蔬菜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等,因为贫血会影响孕妇的凝血功能和子宫收缩力,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2.鼓励产妇早期哺乳
产后鼓励产妇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因为婴儿吸吮乳头可反射性引起缩宫素释放,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同时,早期哺乳还有利于产妇子宫复旧等。对于剖宫产等术后产妇,也应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开始哺乳相关操作,如让婴儿皮肤接触等,促进子宫收缩。
3.指导产妇合理休息与饮食
产后产妇要注意合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子宫收缩。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促进身体恢复,提高机体抵抗力,间接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对于有贫血等情况的产妇,还可根据情况进一步调整饮食结构或补充相应营养物质。
对于特殊人群,如高龄产妇(年龄≥35岁),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可能更高,在产前要更加严格评估出血风险,加强孕期保健;对于有妊娠合并症(如妊娠合并糖尿病等)的产妇,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