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紫癜性肾炎常用的药物通常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抗凝及改善微循环药物、血管紧张素相关药物、辅助治疗药物等。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常用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片。它能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炎症,缓解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初始治疗常采用较大剂量,随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长期使用需注意监测血压、血糖,预防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2、免疫抑制剂类药物
对于病情较重或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的患儿,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胶囊等。环磷酰胺可抑制细胞免疫,减少抗体产生;他克莫司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改善肾小球病变。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警惕骨髓抑制、感染等不良反应。
3、抗凝及改善微循环药物
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可防止血栓形成,保护肾脏功能,尤其适用于有高凝状态的患儿。双嘧达莫片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肾脏血液循环,缓解肾脏缺血损伤。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4、血管紧张素相关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适用于伴有高血压、蛋白尿的患儿。儿童使用需根据年龄、肾功能调整剂量,定期评估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5、辅助治疗药物
维生素C、钙剂等可辅助治疗,增强血管弹性,减少出血倾向。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灶,如头孢类抗生素。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可缓解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家长应严格遵医嘱给药,定期带患儿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血尿加重、水肿、血压升高等情况,或药物副作用明显,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日常需注意患儿饮食低盐优质蛋白,避免剧烈运动和过敏原接触,预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