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详细步骤是患者准备、麻醉方式、切开腹壁、暴露子宫、切开子宫、取出胎儿、清理胎盘、缝合子宫等。

1.患者准备
术前需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孕妇的既往疾病史、过敏史等,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以及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胎儿胎位、大小、胎盘位置等情况。
2.麻醉方式
常用的麻醉方式有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于大多数产妇,优先选择椎管内麻醉,这种麻醉方式可以使产妇下半身失去感觉,但保持清醒,便于术中观察产妇和胎儿情况。
3.切开腹壁
产妇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在耻骨联合上两横指处做一长约15-20cm的横切口(也有做纵切口的情况,如子宫下段过度膨隆、有剖宫产史再次手术等情况,但横切口美观且术后恢复相对较好),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脂肪、筋膜等组织,显露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打开腹膜进入腹腔。
4.暴露子宫
用子宫拉钩将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向上牵拉,暴露子宫下段。对于不同胎位的胎儿,暴露子宫下段的操作略有不同,但总体目的是清晰显露子宫下段以便于手术操作。
5.切开子宫
在子宫下段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一般选择子宫下段中部偏下的位置,纵向或横向切开子宫肌层,进入羊膜腔。切开子宫肌层时要注意逐层切开,避免损伤胎儿。
6.取出胎儿
当羊膜腔打开后,迅速用手或器械取出胎儿。如果胎儿较大或胎位异常,可能需要适当扩大切口以顺利取出胎儿。取出胎儿后,立即清理胎儿口鼻分泌物,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等初步评估。
7.清理胎盘
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对于不能自行娩出的胎盘,可徒手剥离胎盘,将胎盘及胎膜完整取出,然后检查子宫切口处有无出血等情况。
8.缝合子宫
用可吸收线逐层缝合子宫肌层,然后缝合子宫膀胱反折腹膜。
产妇术后需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6小时后可采取半卧位,以利于恶露排出和减轻腹部切口张力。保持腹部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切口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渗血等情况。如果发现切口有异常,需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