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骨髓炎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有局部红、肿、热、痛等及全身发热等,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白细胞等升高、CRP明显升高、PCT细菌感染时升高,不同年龄人群指标意义相似;影像学检查里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随病情进展有改变,儿童和老年患者需结合自身情况观察,CT能清晰显示细节,MRI是较敏感诊断方法,不同年龄患者检查各有注意事项。
一、临床表现评估
1.局部表现:胸骨骨髓炎患者局部通常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可出现胸骨切口不愈合、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严重时局部可形成窦道,且可能伴有胸骨不稳定感,部分患者可触及胸骨骨质破坏后的异常活动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局部红肿表现相对更明显,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相对较弱,红肿热痛等表现可能不如中青年典型,但仍可能存在局部渗出等情况。
2.全身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或体温波动不规律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反映机体存在感染炎症反应。儿童由于白细胞计数本身波动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白细胞计数在感染时升高更显著可能更明显;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白细胞计数升高不明显的情况,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仍有提示感染的意义。
2.C反应蛋白(CRP):CRP会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不同年龄患者中,CRP升高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同样可作为感染的敏感指标,但儿童由于自身生理特点,CRP对感染的反应敏感度在各年龄段中相对一致,老年患者CRP升高也能较好反映炎症状态。
3.降钙素原(PCT):PCT在细菌感染时会升高,对于判断胸骨骨髓炎是否为细菌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不同年龄人群中,PCT的变化规律与成人相似,儿童和老年患者PCT升高同样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胸骨骨质破坏、骨密度改变等情况。儿童骨骼处于发育阶段,X线对骨质破坏的显示可能相对成人需要更仔细观察;老年患者骨质本身可能有疏松等情况,会影响对骨质破坏的判断,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2.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胸骨骨质破坏的细节,如骨髓腔的改变、周围软组织情况等。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CT检查同样可以精准发现胸骨的病变情况,儿童由于胸廓较小等因素,CT扫描需要合理调整参数;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呼吸等因素影响图像质量,需配合良好。
3.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胸骨骨髓炎较为敏感的检查方法,能早期发现骨髓内的炎症改变,显示软组织受累情况等。在不同年龄患者中,MRI对胸骨骨髓炎的诊断价值相同,儿童检查时需注意固定好身体以保证图像质量,老年患者如有金属植入物等情况需提前告知医生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