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褥疮的因素包括压力因素(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体重因素)、皮肤潮湿(汗液、尿液等刺激)、年龄因素(老年人皮肤老化、婴幼儿皮肤娇嫩),这些因素会通过不同方式影响皮肤状态,增加褥疮发生风险。
摩擦力:皮肤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会损伤皮肤的角质层。比如,患者在床上活动时,皮肤与床单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屏障,使皮肤更容易受到损伤进而引发褥疮。一些体型较胖、活动不便的患者,在翻身等操作时,皮肤与床单的摩擦力较大,增加了褥疮发生风险。
剪切力:剪切力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所引起,与垂直压力相加会加重对皮肤的损害。例如,患者半卧位时,身体下滑,皮肤与骨骼之间产生剪切力,使得深部组织的血管受到牵拉,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导致褥疮的发生。老年人如果病情需要长期半卧位,就需特别注意剪切力对皮肤的影响。
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当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时,身体缺乏必要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蛋白质是皮肤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蛋白质会使皮肤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缺乏这些维生素会影响皮肤的健康。长期患有慢性疾病、食欲不佳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从而增加褥疮发生的可能性。
体重因素:体重过重的患者,身体对皮肤的压力更大,局部血液循环负担加重,容易引发褥疮。而体重过轻的患者,皮肤下脂肪组织薄,对压力的缓冲作用差,也容易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受损,增加褥疮发生风险。例如,肥胖的老年人在卧床时,身体各部位承受的压力比正常人更大,更易发生褥疮;而一些因疾病导致体重过度下降的患者,皮肤缺乏脂肪保护,同样面临较高的褥疮风险。
皮肤潮湿
汗液、尿液等刺激: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等潮湿刺激时,会使皮肤角质层变软,皮肤的抵抗力下降。例如,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尿液和粪便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皮肤,如果不能及时清洁,很容易引起皮肤糜烂、溃疡,进而发展为褥疮。婴幼儿如果尿布更换不及时,尿液长时间刺激臀部皮肤,也可能引发褥疮,这是因为婴幼儿皮肤较为娇嫩,对潮湿刺激的耐受性更差。对于长期卧床且有大小便失禁情况的患者,需要加强皮肤的清洁护理,保持皮肤干燥。
年龄因素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老化,表皮变薄,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弹性降低,血管变脆,血液循环功能减退,对外部压力等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褥疮。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活动能力减弱,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概率增加,进一步增加了褥疮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很多高龄老人由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皮肤长期受压,血液循环不良,褥疮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婴幼儿:婴幼儿皮肤非常娇嫩,角质层薄,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而且婴幼儿不能自主活动,长时间处于固定体位时,局部皮肤容易受到压迫,血液循环不畅,若护理不当,也容易引发褥疮。比如,婴幼儿使用尿布或纸尿裤时,如果更换不及时,尿液和粪便刺激皮肤,加上皮肤本身的特点,就容易出现褥疮问题。



